-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团体标准
T/HBYY0104—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西陵之母
2025-06-17发布2025-06-17实施
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发布
河北省道地药材西陵知母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道地药材知母的来源及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量特征。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道地药材知母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术语和定义
3.1
西陵知母Xilingzhimu
产于易县、涞源县、涞水县、蔚县及周边地区的知母。
4来源和形态
4.1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Bge.的干燥根茎。
4.2形态特征
根状茎粗0.5~1.5cm,为残存的叶鞘所覆盖。叶长15~60cm,宽1.5~11mm,向先端渐尖而成近丝
状,基部渐宽而成鞘状,具多条平行脉,没有明显的中脉。花葶比叶长得多;总状花序通常较长,可达
20~50cm;苞片小,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长渐尖;花粉红色、淡紫色至白色;花被片条形,长5~10mm,
中央具3脉,宿存。蒴果狭椭圆形,长8~13mm,宽5~6mm,顶端有短喙。种子长7~10mm。花果期6~9
月。
5历史沿革
5.1品种沿革
对于知母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注《尔雅》:“生山上。叶如韭,一曰提母。”指出知母叶型似
韭,与今用知母叶型相似,可见知母应用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记载:“知母,味苦,寒。主消渴
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说明知母性味苦寒,具有清热、利水、滋补的功效,
与今所用知母的性味功效一致。《名医别录》中记载:“无毒。主治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
及风汗内疸……生河内。”同样介绍了知母的功效主治,此外还记载了知母产地,“河内”西汉时地名,
今河南武涉县南,目前河南地区仍有知母栽培。南朝梁代陶弘景所撰《本草经集注》记载:“今出彭城。
形似菖蒲而柔润,叶至难死,掘出随生,须枯燥乃止。”描述了知母原植物形态,知母的根状茎外形像
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并且柔润,根状茎顶端的叶片很难枯死,掘出根状茎也能够生叶,直到把根
状茎干燥之后才不会发叶。
宋代《本草图经》记载:“知母,生河内川谷,今濒河诸郡及解州、滁州亦有之。根黄色,似菖蒲
而柔润;叶至难死,掘出随生,须燥乃止;四月开青花如韭花;八月结实,二月、八月采根,暴干用。”
本文中对于知母形态的描述较为具体,“根黄色应指知母根部外皮附金黄色细绒毛,而呈现黄色。除对
其根及叶片形态特征进行了描绘外,还记载了知母四月开青色花像韭菜花一样,这里青色有可能是指花
蕾外表面颜色为青绿色,八月结出果实,二月、八月采挖药材,晒干入药。《本草图经》记载的特征与
今知母形态特征皆相似或相近,尤其是描述“花如韭花”可理解为花的外形和韭花相近。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载:“质类菖蒲而柔润有毛”描述了知母形态类似菖蒲,质地柔润,表面有
毛;《本草蒙筌》记载:“形类菖蒲;柔软肥白有力,枯黯无功。《本草纲目》李时珍曰:“宿根之旁,
初生子根,状如蚔蝱之状,故谓之为蚔母,讹为知母、蝭母是也。”增补了知母根茎的植物形态及生长
特点,即知母根茎状如蚔蝱,蚔是一种蝎类毒虫,有很多细长附肢,因知母根茎下着生许多须根,形态
犹如蚔,而蝱即飞蝱,腹部宽有毛,扁形、腹部多节,结构似毛知母根茎上的环状节,故将知母根茎比
作蝱,同时记载了知母根茎的生长特点即“宿根之旁,初生子根”,次年春宿根即知母的根状茎会重新
发芽,生出新的支根。而此时期其他本草如《本草原始》和《本草乘雅半偈》记载了知母两种不同的加
工方式即未去皮者为今毛知母,除去外皮者为今知母肉,描述毛知母皮是黄色的有毛,里面肉为白色;
知母肉为去皮毛者,与今所用药材性状一致。清代《本草汇》记载:“形似菖蒲”;《植物名实图考》
记载:“知母,根外黄,肉白,长数寸。原图三种,盖其韭菜者。”该书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