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美丽的化学变化(教学设计)六年级科学下册 (教科版).docx

4.7 美丽的化学变化(教学设计)六年级科学下册 (教科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科版(2017年)科学六年级下册

《美丽的化学变化》教学设计

课题

4.7美丽的化学变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紫甘蓝与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美丽的一面。人类要利用好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科学思维:

用举例、分析、概括的方法,感受到化学变化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和方便。

建立证据意识,确认紫甘蓝与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探究实践:

能够对比观察紫甘蓝叶片分别与白醋、水的反应过程并进行描述。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对比与分析,识别化学变化。

态度责任:

1.知道物质的化学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化学变化创造的美(如颜色变化)和实用价值(如制药、塑料)。

难点:辩证看待化学产物(如塑料既方便生活又污染环境),思考解决方案。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魔术秀导入

(1)教师手持三杯无色液体:这杯水能变出彩虹,信吗?

杯1(紫甘蓝汁+白醋)→变玫红

杯2(紫甘蓝汁+小苏打)→变蓝绿

杯3(紫甘蓝汁+水)→保持紫色

(2)揭秘:这不是魔法,是化学变化的色彩艺术。[板书课题]

2.[播放PPT聚焦问题]提问:你见过哪些美丽的化学变化?(烟花/红叶/萤火虫发光)

3.过渡: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美丽的化学变化吧,今天我们既是化学艺术家,也是地球卫士。

二、探索

活动一:色彩实验室

1.分组实验,色彩调配任务:

(1)杯A:5ml紫甘蓝汁+5滴白醋→记录颜色

杯B:5ml紫甘蓝汁+5滴小苏打溶液→记录颜色

杯C:5ml紫甘蓝汁+等量水→对照组

(2)进阶挑战:尝试调配过渡色(如紫+粉→淡紫)*

2.小组讨论:为什么溶液会出现不同的颜色?

3.教师解释:紫甘蓝含花青素——遇到酸变红,遇到碱变绿。

活动二:化学创造的美丽世界

1.播放视频,感受生活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①医药之美:播放PPT片段(化学合成药物救治病人)

②材料之美:展示矿泉水瓶“轻便透明还抗腐蚀”

*2.提问:塑料瓶的用途?[可作为课后小活动“用回收塑料瓶设计实用艺术品”]

归纳:①塑料瓶剪花→化学变化赋予它永恒色彩

②瓶盖拼贴画→本该埋藏百年的垃圾变装饰

活动三:化学的阴影与光明

1.实验体验:称重1个塑料瓶(20g)→计算全班年用量(20g×40人×200天=160kg)

2.视频冲击:

①播放《塑料污染》片段(海龟误食塑料袋)

②播放《化石能源》视频,重点圈出海水酸化溶解贝壳画面

思考:有什么好的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方法?

归纳: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研讨

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物质的变化有哪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化学变化能创造美丽现象(如指示剂变色)和实用材料(如塑料)。

(2)人类需要合理地产生并利用化学变化,平衡生活的便利性与环境保护。

(3)从艺术创作到科技发明,化学之美在于其创造性与责任感并存。

让我们既为焰火的绚烂喝彩,也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行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售后加V wkl436858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