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P-125新课引入20世纪20年代,烟盒、火柴盒、面粉袋等的图案设计出现赞扬北伐战争的主题。“打到列强,除军阀”是当时绝大多数人最强烈的愿望。此前孙中山多次谋划北伐,都未成功。国共合作之后,1926年7月,十万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在一年内打垮了拥有十万兵力的北洋军阀。工农群众热情高涨,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高潮。打到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歌词作者邝鄘,当时是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曲调用法国儿歌《雅克兄弟》的曲调。《国民革命歌》是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的产物,曾唱遍大江南北,表明当时人民的革命热情高涨,信心十足。国民革命一、国共合作1.背景及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先后组织了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其中,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达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推向高潮,但遭到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这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已的到自已的弱小。于是共产国际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达成他们自已的同盟。——吴雁南《中外历史新编》孙中山: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共产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首先考虑的对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实现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工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军,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2.国民党一大——正式建立(1)、时间、地点:1924年1月,广州(2)、内容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即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②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③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和《中国国民党总章》;④确认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3)、意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形成。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图为孙中山等步出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国民党一大旧址李大钊、陈独秀、、谭平山等20余名共产党员参加国民党一大,李大钊还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谭平山代表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向大会做工作报告。李大钊、、林伯渠、谭平山、瞿秋白等10名共产党员当选为国民党一大中央委员会委员或候补委员。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强调反帝一般平民享有增加节制资本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发展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时间1924年5月地点广州黄埔领导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历史功绩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3.黄埔军校的创建黄埔军校从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学生共2万多人。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将领和军事人才。孙中山(创建者)蒋介石(校长)周恩来(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的创建时间创办者地点军校总理校长1924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孙中山党代表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是一所国共合作的军事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性质作用全称主要领导目的创造革命军贪生畏死勿入此门升官发财请往他处来者命革林彪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黄埔军校的创建4.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上海工人、学生2000多人为抗议日本资本家纱厂中国工人,举行街头宣传和示威游行。英国巡捕开枪射击,英国捕头爱伏生竟调集通班巡捕,公然开枪屠杀手无寸铁的群众,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其中捕去学生四十余人,射杀学生四名,击伤学生六名,路人受伤者十七名,死了三名。6月1日复枪毙三人,伤十八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五卅运动五卅运动中国人民极其愤怒,举行罢工、罢课、罢市,各地纷纷响应,迅速形成席卷全国的反帝反军阀革命运动高潮,史称五卅运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7.23 设计小台灯(教学课件)四年级科学下册 (青岛版).ppt
- 7.24 走近发明家(教学课件)三年级科学下册 (青岛版).ppt
- 7.25 小改变大效率(教学课件)三年级科学下册 (青岛版).ppt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课件中职高教版中国历史.ppt
- 第2课 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 课件中职高教版中国历史.ppt
- 第3课 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中职高教版中国历史.ppt
- 第4课 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中职高教版中国历史.ppt
- 第5课 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课件中职高教版中国历史.ppt
- 第6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中职高教版中国历史.ppt
- 第7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中职高教版中国历史.ppt
- 第21课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件中职高教版中国历史.ppt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课件中职高教版中国历史.ppt
- 第23课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中职高教版中国历史.ppt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中职高教版中国历史.ppt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课件中职高教版中国历史.ppt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件中职高教版中国历史.ppt
- 第27课 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中职高教版中国历史.ppt
- 第28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课件中职高教版中国历史.ppt
- 第29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中职高教版中国历史.ppt
- 外研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2 Unit 1 I Love My Family 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