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小雅四牡》注释与赏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小雅?四牡》注释与赏析

一、原文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四牡騑騑,啴啴骆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二、译文

四匹雄马跑得不停,宽阔的大路曲曲弯弯。难道我不想回归家园?只是王家差事没有尽头,我的心里多么悲伤!

四匹雄马跑得不停,高大的白骆马气喘吁吁。难道我不想回归家园?只是王家差事没有尽头,没有闲暇安居休息。

鹁鸪鸟儿翩翩飞翔,忽上忽下自由翱翔,落在茂密的柞树之上。王家差事没有尽头,没有时间侍奉我的老父。

鹁鸪鸟儿翩翩飞翔,忽上忽下自由翱翔,落在茂密的枸杞树上。王家差事没有尽头,没有时间侍奉我的老母。

驾着四匹白骆马,马车飞驰跑得飞快。难道我不想回归家园?因此写下这首歌谣,寄托对母亲的深深思念。

三、注释

四牡:四匹公马。牡,雄性鸟兽,在古代,四马驾车是较为常见的出行方式,《周礼?夏官?校人》记载“凡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说明马匹在礼仪、出行中的重要性。

騑騑(fēi):马行不止的样子,突出路途的漫长与行役的艰辛。

周道:大路,周代时道路建设已较为发达,这些道路主要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往来。

倭迟(wēiyí):亦作“逶迤”,形容道路曲折漫长。

靡盬(gǔ):没有止息。靡,无;盬,止息。《左传?昭公七年》有“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其耆老未死,使能降至,以羞先君,君若惠顾诸侯,矜哀敝邑,赐之盟誓,则寡君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其中“政刑之不修”体现出当时事务繁杂,与诗中“王事靡盬”的忙碌状态相呼应。

啴啴(tuō):喘息的样子,形容马因长途奔跑而疲惫。

骆马:白身黑鬣的马。

不遑:无暇。遑,闲暇。

启处:安居休息。启,跪;处,居。古人席地而坐,跪时腰伸直,臀部离开脚跟,居则安居。

鵻(zhuī):鹁鸪鸟,其飞行姿态自由,与行役之人的不得自由形成鲜明对比。

载:又,且。

苞:丛生。

栩(xǔ):柞树。

将:侍奉。

杞:枸杞树。

骎骎(qīn):马快速奔跑的样子。

谂(shěn):思念,此句“将母来谂”意为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四、作者

《诗经》的作者多不可考,《诗?小雅?四牡》的作者可能是西周时期从事行役的普通官吏或士卒。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分明,王室及贵族为满足政治、军事等需求,常常征发民众服劳役、兵役,这些征役之人在漫长的行役过程中,将内心的情感与生活经历融入诗歌,形成了《诗经》中众多反映行役之苦的篇章。

五、写作背景

《诗?小雅?四牡》创作于西周时期,当时周王朝为了巩固统治,频繁进行政治活动与军事征伐,需要大量人力参与其中。诗中的主人公便是众多行役者之一,他们长期在外奔波,无法归家与亲人团聚,只能将对家乡、对父母的思念寄托在诗歌之中。此外,西周时期强调宗法制度与孝道观念,行役之人无法尽孝,内心充满愧疚与无奈,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六、相关知识梳理

(一)《诗经》的“六义”

《诗经》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声雅乐,分为大雅和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颂”是祭祀乐歌,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赋”是平铺直叙,铺陈、排比;“比”是类比,以彼物比此物;“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诗?小雅?四牡》属于“小雅”,在表现手法上综合运用了赋、比、兴。如“四牡騑騑,周道倭迟”是赋,直接描写行役的场景;“翩翩者鵻”是兴,以鹁鸪鸟的自由飞翔兴起行役之人的不自由,同时又构成对比,属于比兴兼用。

(二)西周的行役制度

西周时期,行役制度是国家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众需要承担各种劳役与兵役,包括修建宫殿、道路,戍守边疆,跟随王室进行政治活动等。行役时间往往较长,且条件艰苦,许多人因此无法照顾家庭,导致家庭分离,生活困苦。《诗?小雅?四牡》正是对这一行役制度下民众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与民众的苦难。

七、赏析

(一)情感表达

诗歌围绕行役之人的情感展开,核心情感是思乡与尽孝不能的矛盾与痛苦。“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直接点明主人公并非不想回家,而是王家差事没有尽头,只能在内心默默悲伤,将行役之人的无奈与悲哀展现得淋漓尽致。“不遑将父”“不遑将母”,进一步表达了主人公因行役在外,无法侍奉父母的愧疚之情,这种对亲情的渴望与无法实现的痛苦,使诗歌充满了感染力,引发读者的共鸣。

(二)艺术手法

重章叠唱:诗歌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每一

文档评论(0)

标书制作,施工方案,技术服务规范方案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