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鲍防《人日陪宣州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传真宴东峰亭》
赏析
一、原文
人日春风绽早梅,谢家兄弟看花来。
吴姬对酒歌千曲,秦女留人酒百杯。
丝柳向空轻婉转,玉山看日渐裴回。
流光易去欢难得,莫厌频频上此台。
二、译文
人日这天,春风吹拂,早早绽放的梅花点缀着景色,谢家兄弟(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传真)一同前来观赏繁花。美丽的吴地歌女对着美酒唱起千支歌曲,秦地女子热情劝酒,让人饮下百杯美酒。丝丝垂柳向着天空轻柔地摇曳,如玉般的山峰在日光的映照下,仿佛也在徘徊留恋。时光匆匆流逝,欢乐时光难得,不要厌烦多次登上这座东峰亭享受此刻。
三、注释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代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在唐代,人日有登高、宴饮、赋诗等习俗。
谢家兄弟:这里借指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传真。用东晋时期以才学著称的谢氏家族作比,称赞范氏兄弟的才华与地位。《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许多谢氏家族成员的才情故事,如谢安、谢灵运等,鲍防借此典故提升宴会雅趣。
吴姬:吴地的女子,吴地大致位于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历史上吴地多出歌女,其歌声婉转悠扬,在古诗中常被提及,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别》“吴姬压酒劝客尝”。
秦女:秦地的女子,秦地一般指今陕西一带,古诗中“秦女”常作为热情好客、善歌舞的形象出现。
丝柳:细长如丝的柳条,“丝”字既描绘出柳条的纤细柔美,又营造出一种轻柔、缠绵的氛围。
玉山:形容山峰的秀丽挺拔,如玉般温润美好,也可暗喻宴会上风姿绰约的人物。
裴回:同“徘徊”,形容日光映照下,山峰光影移动,仿佛在徘徊的样子,也暗示众人沉醉于美景与欢乐之中,流连忘返。
流光:指如流水般易逝的时光,常出现在古诗中表达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如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诗酒趁年华,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四、作者介绍
鲍防(722年-790年),字子慎,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天宝十二年(753年)登进士第,历任节度使府幕僚、监察御史、福建江西观察使、礼部侍郎、京兆尹等职。鲍防在文学上以诗闻名,其诗风格多样,早期多写边塞生活,如《杂感》“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展现出盛唐气象;后期诗歌题材更为广泛,涉及酬赠、宴饮等。他与当时的文人多有交往,常与诗人唱和,在文坛有一定影响力,与谢良弼并称“鲍谢”。
五、写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鲍防任职期间,具体年份难以考证。在唐代,文人之间宴饮唱和之风盛行,人日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节日,更是文人雅集的好时机。当时鲍防陪同宣州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传真在东峰亭设宴,宴会中,众人赏梅、饮酒、听歌,氛围欢乐融洽。鲍防有感于这一美好时刻,遂写下此诗,既记录了宴会的欢乐场景,也抒发了对时光易逝、应珍惜当下欢乐的感慨。
六、相关知识梳理
(一)唐代文人宴饮文化
唐代社会繁荣,文化昌盛,文人之间宴饮聚会频繁。宴饮不仅是社交活动,更是文学创作的契机。宴会上,文人吟诗作画、饮酒赋诗,相互唱和,形成了独特的宴饮文化。如著名的兰亭雅集,在唐代演变为更具规模和特色的宴饮形式。宴饮中常以特定的节日、景色、事物为主题进行创作,促进了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发展。
(二)人日节的习俗演变
人日节起源久远,在唐代,其习俗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占卜活动,还增加了登高、宴饮、赋诗、戴人胜(一种头饰)等习俗。人日登高寓意避灾祈福,宴饮赋诗则体现了文人对这一节日的文化诠释。这些习俗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精神追求,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七、赏析
(一)意境营造
诗歌开篇以“人日春风绽早梅”点明时间与景色,春风送暖,梅花初绽,营造出清新、雅致的氛围,为宴会的展开奠定了美好的基调。“丝柳向空轻婉转,玉山看日渐裴回”,通过对柳丝摇曳、山峰在日光下徘徊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柔和、静谧又略带缱绻的意境,将宴会场景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宴会的闲适与美好。
(二)情感表达
诗歌既展现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如“吴姬对酒歌千曲,秦女留人酒百杯”,描绘出歌女献唱、女子劝酒,众人尽情享乐的场景;又蕴含着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流光易去欢难得,莫厌频频上此台”,诗人感叹欢乐时光短暂,劝诫众人珍惜当下,不要厌烦多次登上东峰亭享受这般欢乐,体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之情。这种情感表达细腻而真挚,引发读者对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的思考。
(三)艺术特色
用典巧妙:以“谢家兄弟”指代范氏兄弟,既称赞了对方的才华,又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使诗歌显得典雅庄重。
动静结合:“吴姬对酒歌千曲,秦女留人酒百杯”是动态描写,展现宴会的热闹;“丝柳向空轻婉转,玉山看日渐裴回”是静态描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