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点13 文言文主观概括题(解析版)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docx

衔接点13 文言文主观概括题(解析版)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衔接点13文言主观概括题(解析版)

初中阶段

高中阶段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有通过语言学习深入理解、探究文化问题的浓厚兴趣和意愿能在阅读和表达交流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能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论述相关的文化现象和观念,比较、分析古今中外各类作品在文化观念上的异同。

衔接指引

初中阶段考查形式:简单的主观题或者选择题;

高中阶段考查形式:主观题,5分题,类型主要包括“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提炼作者观点”“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征”“概括事件原因/结果”“两段/三段材料论证了什么观点,谈谈你的认识”等。

考查区别

对比维度

初中阶段

高中阶段(高考要求)

课程目标

借助工具理解浅易文言文,注重基础积累和感悟

深入探究文化内涵,分析文化现象,比较观念的异同

考查形式

简单主观题/选择题(如: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5分主观题(高考必考题型)

考查频率

非固定考点

每卷必考(近年全国卷出现率100%)

命题类型

1.概括段落大意

2.选择题判断内容正误

1.概括内容要点2.分析观点态度

3.比较材料异同4.分析人物形象(5分)

典型设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请概括三则材料论证的共同观点(2023全国甲卷)

2.分析主人公处事智慧(2022新高考卷)

能力要求

1.提取显性信息

2.理解表层含义

1.整合隐含信息

2.分析论证逻辑

3.评价文化价值

评分标准

答案唯一,按点给分

分层评分:

①要点齐全(3分)

②分析深度(2分)

文本难度

单一文本,200字以内

多文本比较,总字数400+

高频考点

故事寓意、人物品质

1.治国理念比较(35%)

2.人物形象多维分析(30%)

3.文化观念阐释(25%)

失分重灾区

信息遗漏

1.要点整合不全(60%考生)

2.分析缺乏文本依据(45%考生)

二、主观概括题规律

1.重点考查内容重在事件和人物行为原因、人物性格特点。

2.涉及的区间文字很少,很集中。

3.只要求简单理解概括文意,不要求深入分析。

4.题型以分析原因为主。

5.答案要求精练、全面。

三、作答策略

1.概括主要内容,提炼作者观点。

1).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必须要有对“事件”的表述,包括“何人、何时,何地、起因、经过,结果”等重点要素。

2)在概括作者观点时,必须要用完整的一话;同时要注意关键词转述的准确性。

3)如题干中有引用的句子,必须对其加以翻译。

例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至奉政大夫。壬寅,晋岢岚州知州。州苦虏,数被创,岁且大侵。大夫省刑薄征,一切居之以宽,民德之。又念城墉濠堑为扼虏之要,殚其心计,且筑且浚。盖财无沉浮,役无罢病,而井井章章,垂百世规者,大夫力也。会忻州凋敝,一岁三易守。众议非大夫不可,乃调守忻州。士民欲留之不得,争画像祀之。

(节选自明·焦竑《澹园集》,有删改)

根据该段,概括冯友治理岢岚州采取的措施,不超过3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治民以宽,减轻刑罚,减少赋税。②加强城防,修筑城墙,深挖壕沟。

参考译文

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做到了奉政大夫。壬寅年,晋升为岢岚州知州。岢岚州遭受外族之苦,多次被侵袭,当年将要闹饥荒。大夫减轻刑罚,减少赋税,一切事都用宽容的政策处理,百姓感激他。又考虑城墙壕沟是遏制外族的重要设施,他想尽办法,边修筑城墙边深挖壕沟。大概州里财政收入稳定,没有役夫贫病交加,境内事务井井有条,树立了百世典范,这是大夫的功劳啊。适逢忻州凋敝,一年内三次更换知州。朝中众臣商议要治理好忻州非靠冯大夫不可,于是(冯友)调任忻州,岢岚州百姓想留他却留不住,争相画像祭拜他。

点拨: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

题干关键:从原文筛选概括出具体事例

解题关键:确定区域——划分层次

答题重点:对事的表述

(1)必须是“事”的表述,所谓事,要包含人、时、地、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根据问题确定答案形式。记叙类散文,可采用“任职地点+方法+结果”的表述形式。

(2)注意关键词语转译的准确性。

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1)必须要逐段梳理,根据题干对人物形象进行全面的概括,从多个角度进行概括。需要注意文中直接点明的描述性、评价性词汇,根据典型、核心事件概括人物形象,或从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评价中概括人物形象。

2)要学会积累描述人物形象的相关词汇,以免词汇匮乏,不能精准概括

例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韩公讳亿,字宗魏。以咸平五年登进士第,除大理评事。

八年,迁屯田员外郎,知相州。时河北蝗旱,转运使因岁计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