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智慧能源信息网关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单相智慧能源信息网关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团体标准是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2019年下达的团体标准制定计划,

项目编号为T/CIMA0030-2019,本标准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归口,中国仪

20207

器仪表行业协会电工仪器仪表分会提出,计划完成时间年月,由于疫情

202012

原因延迟到年月完成。

2、目的和意义

伴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供用电服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

+

了显著变化,尤其是用电侧增量放开以及“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要求电力企

业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上不断提高,供电部门推出单相

能源网关这个产品。

单相智慧能源网关作为一种具有电能计量、负荷辨识、高频数据采集与传输、

事件主动上报、自动控制、信息双向交互、远程升级等功能的产品,适应能源互

联网的发展和用户能源管理的要求,为改善用户用能体验、提升客户服务品质、

提高低压配电网运维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然而,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国家标准还是行业标准,都没有针对此类产品的

技术规范,为产品批量采购、使用带来了不便。为此,需要制定针对此类具备电

能计量、多客户端同时访问与双向交互的高速通信机制、家庭能源集采集抄等功

能的智慧能源网关产品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单相智慧能源信息网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3、主要工作过程

2019年4月:申请立项并上报标准的草案稿和项目建议书,制定立项计划。

2019年6月: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下达了《关于“单相智慧能源网关技

1

术规范”等三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由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牵头,组织成立

标准起草工作组。

2019年7月-9月:启动团体标准制定工作。起草组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管

理办法》、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等文件的要求进行标准制定并形成了工作组讨论稿。

2019年9月:工作组讨论稿在标准编制工作组内部征求意见,共回收意见

108条,主笔单位按照回收意见对工作组讨论稿进行了修改完善。

2019年9月23日:在青岛召开起草工作组首次会议,工作组对工作组讨论

稿的标准化对象、结构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逐条讨论,并对主要技术内容达成了

一致意见,分配标准符合性验证工作,并对试验项目进行分工,形成会议纪要。

2020年7月22日:受疫情影响,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了起草工作

组第二次会议,对标准工作组讨论稿以及所征求的意见内容进行了仔细讨论,形

成会议纪要,会后形成征求意见稿。

4、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工作组组长由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担任,牵头起草单位是深圳供

电局有限公司,主要起草单位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深宝电器仪

表有限公司等单位。

主要起草人:刘文、温克欢、祝恩国、唐义锋等。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作为执笔单位负责了本标准的起草、修改工作,哈尔滨

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作为工作组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等相关工作,中国

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深宝电器仪表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标准制定过程中

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

温克欢为本标准的主笔人,负责标准的编写;刘文为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的组

长,赵斌为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的副组长,刘献成、王宏博等为本标准起草工作组

的组员,负责标准的编写进程和组织协调工作;祝恩国、唐义锋等工作组成员为

本标准的编写和修改工作给与大量帮助。

2

二、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

针对单相智慧能源网关的特殊性,在本标准起草工作过程中,委托部分企业

对标准中的主要指标分别进行了验证试验。由深圳深宝电器仪表有限公司、江阴

长仪集团有限公司、威胜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试验验证工作。

试验或验证涵盖了产品的技术指标、功能、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试验项目。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

3.1主要阐述标准制定或修订过程遵循的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