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暑后急救护理要点解析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1
中暑症状识别
02
现场急救处理
03
医疗干预措施
04
特殊人群护理
05
预防措施部署
06
培训与普及
01
中暑症状识别
临床表现分级标准
出现高热、皮肤干热无汗、意识模糊、惊厥等症状。
热射病
大量出汗、口渴、头痛、抽搐及肌肉痉挛,体温轻度升高。
热痉挛
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热衰竭
轻/中/重度症状差异
重度中暑
出现高热、皮肤干热无汗、意识模糊或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
03
出现脱水、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汗量减少、皮肤湿冷等较重症状。
02
中度中暑
轻度中暑
出现头痛、恶心、虚弱、大量出汗、口渴等症状。
01
高温作业者
老年人及婴幼儿
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如冶金、玻璃制造等行业的工人。
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易中暑。
高风险人群特征识别
慢性病患者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患者,中暑风险较高。
肥胖者及露天作业者
易受热岛效应及环境温度升高的影响,导致中暑。
02
现场急救处理
环境调整与安全转移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01.
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在急救过程中出现意外伤害。
02.
解开患者衣物,保持身体通风,但不要让患者直接暴露于冷空气中。
03.
用温水或酒精擦拭患者全身,特别是皮肤皱褶处,以加速散热。
扇风或用电风扇吹风,但不要直接吹向患者,以免引发感冒。
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帮助身体快速散热。
物理降温技巧示范
水分补充注意事项
给患者喝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或凉开水,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1
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引发呕吐和腹痛。
2
避免饮用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以免加重脱水。
3
03
医疗干预措施
急救药物使用规范
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可降低体温,但需遵循医嘱使用,避免药物过量。
降温药物
对于过度烦躁或抽搐的患者,可给予适量的镇静剂,如地西泮等。
镇静药物
如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等循环衰竭症状,应使用升压药、补液等支持治疗。
循环系统支持药物
静脉补液实施条件
补液成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晶体液、胶体液或血液制品等。
03
监测血钠、血钾等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02
电解质平衡
脱水程度
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决定静脉补液的速度和量。
01
并发症监测指标
体温
持续监测体温变化,及时调整降温措施。
01
心率、血压
监测心率和血压,及时发现并处理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02
肾功能
中暑可引起肾功能受损,应监测尿量、尿比重等指标,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
03
神经系统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等,及时发现并处理神经系统并发症。
04
04
特殊人群护理
儿童体温调节辅助
脱去多余衣物
温水擦浴
冰敷降温
散热环境
迅速去除患儿多余衣物,尤其是紧身衣和厚重衣物,以便散热。
用温湿毛巾轻轻擦拭患儿全身,特别是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帮助散热。
可将冰块包裹在毛巾中,置于患儿额头、腋下、腹股沟等处,注意避免冻伤。
将患儿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老年患者监护要点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老年患者中暑后病情可能迅速恶化,应密切观察其意识、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
02
04
03
01
药物管理
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应特别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可能加重中暑的风险。
保持水分平衡
老年患者容易脱水,应及时补充水分,但避免过量饮水,以免引发心力衰竭。
皮肤护理
老年患者皮肤敏感度降低,应特别注意防止褥疮等皮肤并发症的发生。
孕妇急救体位管理
左侧卧位
通风散热
抬高下肢
心理护理
孕妇中暑后应采取左侧卧位,以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儿供血。
将孕妇的下肢抬高,有利于血液回流,缓解心慌、气短等症状。
将孕妇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人群聚集,保持空气新鲜。
孕妇中暑后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保持情绪稳定。
05
预防措施部署
高温环境管理策略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
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高强度的户外活动,尽量将活动安排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的时段。
01
环境降温措施
在室内使用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保持室内通风;室外活动时可洒水降温,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
02
密闭环境管理
确保密闭环境的通风换气,如车辆、密闭工作间等,避免长时间滞留。
03
个人防护装备选择
穿着浅色、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穿着紧身衣、深色衣物,以减少热量吸收。
穿着
外出时佩戴宽边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防晒用品,以减少太阳直射。
防晒用品
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清凉油、风油精等,以及足够的饮用水。
随身物品
预警响应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G∕TJ 08-2451-2024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pdf
- 乌有先生历险记原文和挖空学生版.doc VIP
- 医疗器械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流程图.doc VIP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家庭宽带装维一体维护管理指导意见(V21).docx VIP
- 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2023年).docx VIP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家庭宽带装维一体维护管理指导意见(V21).docx VIP
- 2025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新媒体采编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1年肺动脉高压指南解读.ppt VIP
- 网织增强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