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公开课.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救知识公开课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操作流程规范

01

急救认知基础

03

创伤急救技术

04

心肺复苏专项

05

特殊场景应对

06

知识普及体系

01

PART

急救认知基础

急救定义与核心价值

急救是指在突发状况或意外伤病发生时,利用现场资源,在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紧急处理和救护的行为。

急救定义

核心价值

重要性

急救的核心价值在于挽救生命、减轻痛苦、防止病情恶化,以及为后续专业医疗救援创造有利条件。

掌握急救知识,能够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降低意外事故造成的伤亡和残疾率。

常见急救场景分类

意外伤害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

急症发作类

自然灾害类

如交通事故、溺水、触电、跌落、机械伤等,这些意外常导致骨折、出血、休克等严重后果。

如心脏病、中风、癫痫发作、哮喘、呼吸困难等,这些疾病突然发作,可能危及生命。

如中毒、中暑、食物中毒、传染病等,这些事件常导致多人同时出现健康问题。

如地震、火灾、水灾等,这些灾害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要紧急救援。

应急响应黄金时间

黄金时间概念

在急救中,存在一个“黄金时间”或“生命时间”,即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可以大大提高生存率。

急救响应时间

急救自救互救

急救响应时间越短,救治效果越好。一般来说,在城市中,急救响应时间应控制在8分钟内,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应控制在15分钟内。

在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达之前,伤者或目击者可以进行初步的自救互救,如止血、包扎、固定等,以减少伤害程度。

1

2

3

02

PART

操作流程规范

现场安全评估方法

确保现场环境安全,迅速排查是否存在危险源,如触电、火灾、化学品泄漏等。

危险源排查

对伤者进行初步检查,判断其意识、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以及受伤部位和程度。

伤者情况评估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呼叫急救电话或向周围人员求助。

紧急呼叫

呼救与联络关键点

拨打急救电话

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120,并告知接线员详细的伤者情况和所在位置。

01

通报信息准确

在呼叫急救电话时,保持冷静,尽可能提供准确的伤者信息和现场情况,以便急救人员做好准备。

02

指派人员迎接

在呼叫急救电话后,应指派一名人员到路口或显眼位置等待急救人员,以便引导其快速到达现场。

03

施救者自我保护原则

避免盲目施救

在不确定伤者情况或无法处理时,不要盲目施救,应立即呼叫专业人员。

03

在需要接触伤者或处理危险物品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02

穿戴防护装备

确保自身安全

在施救前,要确保自身安全,避免在救助过程中受伤。

01

03

PART

创伤急救技术

止血与包扎标准步骤

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压迫伤口止血,若无法止血则需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并尽快就医。

止血

清洗伤口

伤口包扎

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伤口,去除污垢和异物,注意不要使用消毒液直接清洗。

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避免感染和保护伤口。包扎时要保持伤口的透气性,不要过紧或过松。

判断骨折

观察受伤部位是否出现畸形、肿胀、疼痛等症状,初步判断是否为骨折。

骨折固定操作要点

止血止痛

对于开放性骨折,应先止血,然后固定伤肢,减轻疼痛和减少二次伤害。

骨折固定

使用夹板或绷带将骨折部位固定,避免骨折端移动。固定时要松紧适中,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固定效果。

烧伤烫伤处理流程

冷却伤口

用冷水冲洗伤口或用湿毛巾敷在伤口上,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疼痛和肿胀。

去除衣物

涂抹药膏

轻轻脱去伤口处的衣物,避免摩擦和撕扯伤口。若衣物与伤口粘连,不要强行撕扯,可用剪刀剪开。

在伤口上涂抹适当的药膏,如湿润烧伤膏、红霉素软膏等,缓解疼痛和预防感染。严重烧伤应立即就医。

1

2

3

04

PART

心肺复苏专项

意识丧失

患者呼叫不应,拍打肩膀无反应。

01

呼吸异常

观察患者胸廓无起伏或喘息,或者呼吸微弱、不规则。

02

心跳停止

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无搏动。

03

紧急状况

如溺水、窒息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

04

心肺复苏适应症判断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在心脏骤停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按压位置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

按压与呼吸比例

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捏住患者鼻孔,口对口吹气,吹气时间约为1秒钟,观察患者胸廓抬起。

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之后持续按照30:2的比例进行。

AED设备使用指南

按照AED上的图示,按下按钮或打开盖子,启动AED。

打开AED

将AED上的电极片分别贴在患者右锁骨下方和左胸下方(或按照AED上的图示进行贴附)。

如果AED提示需要除颤,按下除颤按钮,AED会自动进行除颤操作。在除颤过程中,要确保所有人远离患者,以免触电。

贴电极片

AED会

文档评论(0)

ml157762839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