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收集版
—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梧州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对象是教师的()。
A.科研水平
B.教学水平
C.管理水平
D.道德品质
【答案】:D
2.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科研一般采用的组织管理模式是()
A.学部-学系-研究所-讲座
B.校学术委员会-院学术委员会-系学位委员会
C.校-处-院系-课题组
D.校-学院-系
【答案】:C
3.教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是纪律的监督、维持者,所以说教师可以担当起()。
A.代理的角色
B.育人的角色
C.研究的角色
D.管理的角色
【答案】:D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也具有激励强化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A.塞利格曼
B.切拨曼
C.佩奇
D.费德
【答案】:C
5.高等教育的负向功能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难以消除性
B.延迟性
C.可减低性
D.自由性
【答案】:D
6.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方式主要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
A.教育评估
B.传统习惯
C.个体认知
D.他人期望
【答案】:B
7.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的()是底线,是高校教师不可触碰的红线,也是一份“预防保健手册”。
A.禁行性规定
B.日常性规定
C.倡议性规定
D.常规性规定
【答案】:A
8.高校课程既可以理解为一种政治,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制度或一种文化。将课程视作一种政治,其关注的主要问题就是课程中的()、行为控制、组织运行以及政策安排等。
A.权力分配
B.文化传播
C.师生关系
D.教学效率
【答案】:A
9.教师多上课、参加各种教学竞赛、老教师指导及同行听课等较适合培养青年教师的()。
A.科学研究能力
B.指导学生能力
C.课堂教学能力
D.社会服务能力
【答案】:C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民间机构以“大学排行”的方式对高校实施评估,对高校办学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从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类型上来说,这种评估属于()。
A.社会评价制度
B.高校自我评价制度
C.第三方评价制度
D.政府行政性评价制度
【答案】:C
11.“关爱自然,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属于《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内容中的哪一条准则?()
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B.遵纪守法,弘扬正气
C.强健体魄,热爱生活
D.明礼修身,团结友爱
【答案】:C
12.国家奖学金的最终审批部门是()。
A.省教育厅
B.国家教育部
C.学校
D.、学院
【答案】:B
13.我国最早记载和阐释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思想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大学》
D.《论语》
【答案】:D
14.在小组讨论中,教师鼓励学生就某一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包括不着边际的、异想天开的、甚至荒唐可笑的想法。这种创造性培养的策略是()。
A.群体思维法
B.集体研究制
C.头脑风暴法
D.发散思维法
【答案】:C
15.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内化
B.接受
C.遵从
D.认同
【答案】:D
16.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辐合思维
C.求同思维
D.集中思维
【答案】:A
17.力求成功类型的学生倾向于出现以下哪种行为?(??)
A.选择成功概率为90%的任务
B.选择成功概率为10%的任务
C.回避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
D.选择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
【答案】:D
18.()是教师在一定的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支配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履行的对学生、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A.教师幸福
B.教师义务
C.教师公正
D.教师良心
【答案】:B
19.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D.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答案】:C
20.我们对见义勇为的行为往往会感到敬佩,对自私自利的行为会感到鄙视,这是一种()
A.道德情感
B.道德行为.
C.道德意志
D.道德认识
【答案】:A
21.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义务形成的最后和物质的基础是()
A.社会存在
B.主观意识
C.集体世界观
D.社会意识
【答案】:A
22.大学毕业的总量与规格受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与专业需求制约,这表明()
A.高等教育受文化的制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