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 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下册 (青岛版).pdf

6.19 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下册 (青岛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岛版(2017年)科学三年级下册

《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课题6.19食物到哪里去了课型新授课

科学观念:

认识人体消化器官的名称、位置及功能。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中从

口腔到肛门的运动路径。知道保护消化器官的常见方法。

科学思维:

通过模拟实验和模型观察,培养推理与类比能力。运用结构与功能

相适应的观念分析消化器官的作用

教学目标

探究实践:

能用肢体动作模拟食物在消化道的运动。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消化液

对食物的作用。

态度责任:

养成细嚼慢咽、均衡饮食的健康习惯。形成爱护身体器官的责任意

识。

重点:消化器官的名称、位置及食物消化过程。

教学重难点

难点:理解消化液(唾液、胃液等)的化学消化作用。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激趣:

“同学们,今天早上吃了什么早餐?现在感觉肚子里有什么变化

吗?食物从嘴巴吃进去,最后到哪里去了呢?”

课堂导入

视频引入:

播放动画《食物的旅行》片段,引导学生观察食物在身体内的“路

线”,引出课题《食物到哪里去了》。

板书课题。

二、探索

活动一:食物在身体里的运动。

1.认识消化器官:

◦出示人体消化器官挂图或模型,标注名称(口腔、食道、胃、小肠、

大肠),用儿歌帮助记忆:

“牙齿嚼,舌头搅,食道送食像滑梯;胃袋晃,小肠吸,大肠回收

剩东西。”

课2.模拟体验: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用身体模拟消化器官(如一人弯腰做“食道”,

一人用气球装米粒做“胃”),演示食物从口腔到胃的运动。

3.动手操作:用软管(食道)、气球(胃)、透明杯(小肠)组装简

易模型,观察“食物”(米粒)的移动过程。

4.交流讨论:

程“为什么食物能从口腔顺利到达胃?食道和胃是怎样工作的?”

5.我来画一画食物在人体内的“运动”路线。

活动二: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

1.对比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材料:馒头块、试管2支、温水、碘酒、滴管。

步骤:

学①取两块相同馒头,一块直接放入试管1,滴入2滴碘酒;

②另一块在口中咀嚼10秒(不吞咽),放入试管2,滴入2滴碘酒;

③观察现象:试管1变蓝(淀粉未消化),试管2不变蓝(唾液淀

粉酶分解淀粉)。

小结:口腔中的唾液能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牙齿咀嚼和舌头搅

拌帮助食物变碎(物理消化)。

习2.动画演示:

播放胃蠕动和小肠吸收的动画,讲解:“胃像一个搅拌机,把食物

磨成粥状;小肠像一条长隧道,吸收营养送到全身。”

3.出示资料卡: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里

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这种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总结,食物是这样被消化的:

(1)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可以帮助消化。

(2)食物在胃里被研磨和分解。

(3)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了。

食物的消化一是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研碎;二是

靠唾液、胃液、肠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售后加微 wkl43685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