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涌潮观测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pdf

钱塘江涌潮观测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07.060

CCSA00

T/XXXXXX—202X

钱塘江涌潮观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QiantangRiverTidalBoreObservation

(征求意见稿)

202X-XX-XX发布202X-XX-XX实施

XXXXX发布

T/XXXXXX—202X

目次

目次I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观测要素2

5观测设施设备2

6观测要求3

7观测数据质量控制4

8观测资料整编与归档5

附表A(资料性)逐潮涌潮要素月报表1

附表B(资料性)每日潮位观测表(水尺)2

附表C(资料性)含沙量试验统计表3

参考文献4

I

T/XXXXXX—202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由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xxx

II

T/XXXXXX—202X

钱塘江涌潮观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钱塘江涌潮观测的观测要素、观测设施设备、观测要求、观测数据质量控制、观测资料

整编与归档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钱塘江涌潮的观测,其它涌潮观测工作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适用于本文

件。

GB/T12763.2-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12763.3-2020海洋调查规范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

GB/T50138-2010水位观测规范

SL/T247-2020水文资料整编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涌潮tidalbore

入海河口或海湾涨潮过程中水位暴涨现象,主要包括波状涌潮和漩滚涌潮。

3.2

涌潮河段tidalboresection

入海河口有涌潮的区段,主要包括起潮段、发展段、衰减段和消失段。

3.3

潮到时间arrivaltimeoftidalbore

涌潮潮头线到达指定观测位置的时间。

3.4

涌潮传播速度tidalborecelerity

单位时间内涌潮潮头传播的距离。

3.5

涌潮潮位tidalborelevel

涌潮过程中观测点处水面相对于某参照面的垂直距离。

3.6

涌潮高度tidalboreheight

涌潮潮头前后的潮位差。

3.7

文档评论(0)

pvg-sh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