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无创呼吸机使用标准化流程
演讲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01
患者评估与适应症确认
02
设备准备与检测
03
患者准备与设备连接
04
通气操作与监测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6
停机维护与记录
01
患者评估与适应症确认
临床指征评估要点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诊断明确
01
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认SAS类型和程度,包括阻塞性、中枢性和混合性呼吸暂停。
夜间低氧血症
02
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持续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
临床症状评估
03
包括打鼾、呼吸暂停、憋醒、夜尿增多、晨起头痛、白天嗜睡等。
合并症评估
04
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评估患者病情及呼吸机治疗的必要性。
禁忌症排查标准
6px
6px
6px
如感冒、扁桃体炎等,需等感染控制后再使用呼吸机。
急性呼吸道感染
使用呼吸机可能加重病情。
肺大疱、气胸等气胸性疾病
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影响呼吸机使用效果。
鼻咽部结构异常
01
03
02
需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昏迷或自主呼吸微弱
04
呼吸参数设置依据
潮气量(VT)
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和呼吸功能状况设定,一般为8-10ml/kg。
呼吸频率(RR)
根据患者自主呼吸频率和病情设定,通常设定为12-20次/分。
吸气压(IPAP)
根据患者气道阻力和睡眠呼吸暂停类型调整,一般从4cmH₂O开始,逐渐增加至合适水平。
呼气压(EPAP)
通常设定为4cmH₂O,以保持呼气末肺泡内正压,防止肺泡塌陷。
02
设备准备与检测
确认机器外壳无破损,各部件连接紧密,无松动或脱落。
检查机器外观
确保过滤器清洁、无灰尘,湿化器内水量适中,水质清洁。
检查过滤器和湿化器
01
02
03
04
确保电源线完好无损,插头无裸露或烧焦现象。
检查电源线和插头
确认管路无破损、扭曲或老化,面罩大小合适、无漏气。
检查管路和面罩
机器完整性检查步骤
管路连接规范
连接氧气供应管
连接呼吸机管路
管路固定
检查连接处
确保氧气供应充足,连接处紧密无漏气。
按照机器上的指示,将管路正确连接到机器和面罩上。
确保管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移动或脱落,可以采用固定夹或绑带进行固定。
再次确认所有连接处均紧密无漏气,确保呼吸机的正常运行。
报警参数初始化设置
设定合适的压力范围
调整湿化器温度
设定报警阈值
确认报警功能正常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设置合适的吸气压力和呼气压力。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机器的性能,设置合理的报警阈值,如最高压力、最低压力、漏气量等。
根据患者的舒适度和环境湿度,调节湿化器的温度,确保吸入的气体湿度适宜。
在初始化设置完成后,模拟报警情况,确认机器能够正常发出报警声音或信号。
03
患者准备与设备连接
面部适配器选择原则
选择适合患者脸型和鼻型的面部适配器,确保密封性和舒适度。
适配性
选择柔软、无刺激、透气的材质,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材质
面部适配器应固定稳定,避免漏气或移位。
稳定性
患者体位调整标准
仰卧位
患者平躺于床上,头部稍微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
01
头部位置
头部略微抬高,有助于减少气道阻力,提高通气效果。
02
身体姿势
患者身体放松,手臂自然放置于身体两侧,避免压迫呼吸道。
03
漏气测试执行方法
在连接无创呼吸机之前,先进行压力测试,确保呼吸机的工作压力正常。
压力测试
漏气量
密封性检查
在患者佩戴好面部适配器后,调整呼吸机参数,观察漏气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检查面部适配器与患者脸部的接触部位是否密封良好,避免漏气影响治疗效果。
04
通气操作与监测
开机压力调试流程
压力上限设置
在调整压力时,需设定压力上限,以避免过高压力对患者造成不适或损伤。
03
在患者睡眠过程中,根据实时呼吸波形和血氧饱和度,逐步调整呼吸机压力,以达到最佳通气效果。
02
压力逐步滴定
设定初始压力
根据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类型和程度,设定适当的初始压力。
01
实时呼吸波形监测
呼吸波形识别
通过监测患者呼吸波形,识别正常呼吸、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等异常呼吸事件。
实时调整通气参数
报警设置与响应
根据监测到的呼吸波形,实时调整通气参数,如压力水平、呼吸频率等,以确保患者呼吸平稳。
设置报警参数,当监测到异常呼吸事件时,及时发出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1
2
3
患者耐受性评估要点
评估患者对呼吸机的舒适度,包括面罩是否漏气、是否产生噪音等,以及患者是否适应呼吸机的压力。
舒适度评估
观察患者使用呼吸机后的睡眠情况,包括睡眠时间、睡眠深度和REM睡眠比例等,以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是否得到改善。
睡眠质量评估
通过对比使用呼吸机前后的睡眠呼吸暂停次数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评估
05
并发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