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解析版)-【好题汇编】2025年高考生物三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通用).docx

专题12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解析版)-【好题汇编】2025年高考生物三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通用).docx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专题12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

考点概览

考点0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考点02人与环境

考点01

考点01

一、单选题

1.(2025·山西·三模)我国北方草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生态系统遵循“生长→保持→释放→更新”的适应性循环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禁牧时牧草快速生长使植被覆盖显著提升,草原生态系统处于生长阶段

B.当草原生态系统处于保持阶段时,草畜数量和种类不再发生变化

C.过度放牧导致草场出现退化和沙化,此时草原生态系统处于释放阶段

D.开展植被补种,可推动处于释放阶段的草原生态系统进入更新阶段

【答案】B

【分析】草原生态系统是一个“草-畜-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遵循“生长→保持→释放→更新”的适应性循环机制,这一机制确保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详解】A、禁牧时,由于减少了牲畜对牧草的啃食压力,牧草快速生长,植被覆盖提升,符合草原生态系统生长阶段的特征,A正确;

B、当草原生态系统处于保持阶段时,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草畜数量也相对稳定,系统保持平衡状态,生物量和生态功能维持在一定水平,不是绝对不发生变化,B错误;

C、过度放牧导致草场出现退化、沙化,这是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一种强烈干扰,使得资源短缺和匮乏,草原生态系统处于释放阶段,C正确;

D、开展植被补种,主要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有助于草原生态系统进入更新阶段,D正确。

故选B。

2.(2025·甘肃天水·三模)“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虾”是某海域的一条食物链,能量流经浮游植物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浮游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称为初级生产量(单位:),初级生产量包含净初级生产量和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是太阳照射到该生态系统的能量

B.E1是浮游植物固定的能量

C.存活个体中的能量最少有10%传给浮游动物

D.食物链中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答案】D

【分析】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构成植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这样,能量就流入了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初级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中一些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如果初级消费者被次级消费者捕食,能量就流入了第三营养级。

【详解】A、E是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总初级生产量,A错误;

B、E1是浮游植物净生产量,即为浮游植物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错误;

C、存活个体中的能量为未利用的能量,浮游植物的同化量(E)中最少有10%传给浮游动物,C错误;

D、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而食物链中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D正确。

故选D。

3.(2025·陕西咸阳·三模)中国海南西部的丘陵草坡地带有一野生动物保护区,该地区生活着坡鹿、猛禽和蟒蛇等动物。如图为研究人员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绘制的该地区的部分食物网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没有显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B.在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也仅有四个营养级

C.若该保护区发生虫灾,则坡鹿的数量可能会减少

D.图中食物关系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草为生产者

【答案】A

【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示食物网中仅包含消费者和生产者。

【详解】A、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该图没有显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能量和分解者,A错误:

B、在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为:草→草食昆虫→食虫鸟→游隼,有四个营养级,B正确;

C、若该保护区发生虫灾,则草的数量会减少,以草为食的坡鹿的数量可能会减少,C正确:

D、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中食物关系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草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属于生产者,D正确。

故选A。

4.(2025·江西·三模)蚜虫是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它们吸食植物汁液并传播植物病毒。被蚜虫侵害的植物会释放水杨酸甲酯(MeSA),MeSA被邻近植物的受体结合后转化为水杨酸(SA),SA激活转录因子NAC2,从而产生更多的MeSA,以驱避蚜虫的侵染并吸引其天敌。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蚜虫与病毒之间为寄生关系,在蚜虫数量为K/2时接种病毒,防治效果最佳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