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五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5届河南省五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2025届河南省五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河南永城王庄遗址规模宏大,等级较高,有环壕设施以及大型墓葬,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绿松石饰品、石圭、玉钺等随葬品,其中“玉覆面”为国内新石器时代的首次发现。这反映了当时该地区()

A.手工业技术居国内前列 B.阶级分化比较明显

C.社会分工更加细致严密 D.处于母系氏族时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河南永城王庄遗址规模宏大,等级较高,有环壕设施以及大型墓葬,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绿松石饰品、石圭、玉钺等随葬品”以及“‘玉覆面’为国内新石器时代的首次发现”可知,该遗址有规模宏大、等级较高的墓葬,并且随葬品丰富且精美,在新石器时代,拥有这些特殊墓葬和精美随葬品的人群与普通人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当时该地区阶级分化比较明显,只有少数地位较高的人才能享有这样的墓葬规格和随葬品,B项正确;材料仅提及该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物品,但没有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手工业技术进行对比,不能得出该地区手工业技术居国内前列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该地区社会分工具体情况的描述,只是提到了墓葬和随葬品,无法得出社会分工更加细致严密的结论,排除C项;母系氏族时代强调女性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材料中没有任何信息表明该遗址处于母系氏族时代,且从墓葬规模和随葬品体现出的等级差异来看,更倾向于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或阶级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

2.下表是先秦楚国部分国君的名号及在位时间。据此推断合理的是楚国()

国君名号

在位时间

楚熊绎

公元前1042—前1006年

……

……

楚霄敖

公元前763—前758年

楚蚡冒

公元前757—前741年

楚武王

公元前740—前690年

楚文王

公元前689—前675年

A.华夏认同观念逐渐产生 B.逐渐融入华夏民族

C.颠覆了传统的政治秩序 D.逐步建立集权体制

【答案】A

【解析】楚国国君使用“武王”“文王”等名号,这类谥号是华夏文化的产物,反映楚国对华夏文化元素的吸收,体现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渐产生,符合题意,A项正确;“融入华夏民族”需多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民族融合的依据,表格仅展示名号,缺乏足够支撑的信息,排除B项;楚国国君称“王”虽僭越周礼,但“颠覆传统政治秩序”表述夸大,表格未体现对整体秩序的颠覆,排除C项;建立集权体制需涉及郡县制、中央对地方控制等措施,表格未提及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3.出土于河北景县北齐封子绘墓的青瓷莲花尊,其产地在学界争论较多。刘毅先生认为青瓷莲花尊属于北方青瓷系统,胎、釉中的氧化铝含量均远远高于南方青瓷,但它们釉中的氧化铁含量却明显低于南方青瓷,产地应在冀南豫北一带。胡朝辉先生则认为北方青瓷到北齐晚期才出现,青瓷莲花尊为北方窑品的可能性非常小。这说明()

A.历史研究需仔细甄别和诠释史料 B.多元研究的路径可丰富历史认知

C.综合多种观点可以洞悉历史真相 D.后期学者的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刘毅从器物化学成分角度分析,胡朝辉从技术史角度切入,两者研究路径不同,得出的结论互为补充,共同拓展了学界对青瓷莲花尊产地的认知边界。这种多元研究路径的存在,丰富了人们的历史认知,B项正确;虽然两位学者对青瓷莲花尊的研究均涉及对史料(如化学成分数据、窑口技术时间线)的甄别和诠释?,但题干的核心矛盾在于?研究路径的差异?而非?史料真伪的辨析?,排除A项;题干仅呈现两种对立观点,但未提供进一步整合或验证的线索。历史真相的洞悉?需要更充分的证据支持(如窑址考古发现、文献佐证等),而题干仅停留在学术争论层面?,排除C项;题干未说明两位学者的研究时间先后,“后期学者更可信”的表述本身违背了?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原则?(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取决于证据充分性,而非时间顺序)?,排除D项。故选B项。

4.《后汉书》记载“淮南俗,卖子与人作奴,名曰赘子,三年不能赎,遂为奴婢”。唐后期中央政府一再颁布诏敕,命令以身质债者计佣折直。如大中年间规定:“如有贫穷不能存济者,欲以男女雇佣与人……当立年限为约。”该变化主要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律令儒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