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年度(下)九年级阶段验收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炼达(liàn)瘦削(xuē)压扁(yà)目眩神迷(xuàn)

B.彰显(zhāng)辐射(fú)侍候(shì)耐人寻味(nài)

C.契合(qì)夹袄(jiā)稠密(chóu)味同嚼腊(là)

D.诞生(dàn)严竣(jùn)笼统(lóng)相辅相成(ché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爱无声声自远。慈善精神如蒲公英的种子般随风播撒,______在社会各个角落。一桩桩善行不仅______着社会慈善意识的明显增强,更串联起无数温暖人心的善意。让我们每个人都投身到慈善活动中,用力所能及的方式______道德之光,汇聚社会暖流。积极参与,坚持不懈,慈善必将______更多人的心田,成为更多人的价值追求。

A.生根彰显点燃滋润 B.扎根显示点燃浸润

C.扎根彰显点亮浸润 D.生根显示点亮滋润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理论体系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智慧。②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大对中医药扶持力度的政策法规。③这些措施成效显著,不仅提高了中医药的服务能力,而且促进了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④因此,我们要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推进相关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

A.“哲学智慧”“成效显著”“管理体系”三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B.句②是一个单句,句子主干是“国家颁布法规”。

C.句③用“不仅”“而且”连接两个分句,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

D.句④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人才培养水平”前加“提高”。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B.文言文中“愚”是谦称,用于称自己,“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汝”是第二人称代词,多用于称长辈或同辈,“公”是对男子的尊称。

C.《红岩》中余新江是白公馆党组织的负责人,在越狱战斗中为掩护其他同志突围,挺身而出吸引住敌人火力,最后壮烈牺牲。

D.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一文写到“报馆案”,揭露了一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自己弃医从文的动因。

5.在校园读书节的名著研讨课上,小语在完成名著阅读卡时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助她完成表格,概括名著作品中人物的结局,探究影响人物结局的重要因素。

作品

人物

概括人物在作品中的结局

影响人物结局的个性

《简·爱》

简·爱

与罗切斯特成婚,平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①_____________

《骆驼祥子》

祥子

最终堕落成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保守固执、软弱妥协、自甘堕落。

《水浒传》

宋江

②________________

对朝廷愚忠。

探究:人物结局虽不同,但形成结局的原因有相似之处:一是人物性格;二是社会现状,如宋江的结局,与社会黑暗,有志有才之士遭排挤、陷害的社会现状紧密相关。祥子的结局与③____________相关。

6.古诗文默写

(1)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3)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自顾不暇却看不得人间疾苦,宁苦身以利人的圣人之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3分)

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十五从军征(节选)【乙】塞下曲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王昌龄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首诗都是表现战争主题的诗作,甲诗以一个老兵的视角来叙述,情感沉痛哀伤,乙诗从旁观者角度发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