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与社会读书笔记读后感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共同体与社会斐迪南·滕尼斯2019年3月19日

目录CONTENTS01作者简介03反思与总结02主要内容阐释

PART第一部分作者简介

斐迪南·滕尼斯(1855-1936)?1、主要著作:《社区和社会》(1887)、《社会学的本质》(1907)、《社会问题的发展》(1907)、《风俗》(1909)、《社会学导论》(1931)等。2、主要思想:受霍布斯和B.斯宾诺莎的哲学和天赋人权学说及德国历史主义传统的影响,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及其生理、心理和社会本质的实质科学。①社会学体系②社区和社会理论③社会生活构成及形态④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3、时代背景:作者当时所处的资产阶级社会里,个人的自由个性、权利超越群体而占据统治地位,可以说现代工业解构了“共同体”,却构建了“社会”。(何绍辉,2006)在滕尼斯时代,事实上也是在滕尼斯身前身后的整个市民社会时代,人们普遍有一种经验与理性的认识,即过去的时代人是以群的状态整体地存在的,每个人的自由个性、独立人格与个人权利只是近代化以后公民社会的产物,自由主义者把个人本位视为现代社会基本特征。但历史上那种束缚“个人”的“整体”是怎样一种状态?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这种“整体”又有何区别?如今社会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与社会整合的程度又与传统的整体有何本质区别?这是一切社会学理论尤其是社会变迁理论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秦晖,2016)马克思“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就越显得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卢梭“臣民关心整体和谐,公民关心个人自由”1855.7.26生于石勒苏益格州的奥尔登沃尔特附近的里普教区1872在耶拿、莱比锡、波恩、柏林和图宾根等大学学习哲学和历史1878年,赴英国研究英国哲学家T.霍布斯1933年,被纳粹政权解职1936.4.11卒于基尔注:英国斯宾塞“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德国韦伯“宗法传统经济社会”和“理性资本主义社会”(19世纪对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变迁个人与社会以界说)

PART第二部分主要内容阐释

第一卷主要概念的一般界定共同体社会概念一切亲密的、秘密的、单纯的、持久和真正的共同生活,带有生机勃勃的性质。公共性的,相互独立的个人纯粹并存,暂时和表面的共同生活,带有机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的性质。不同点人以群体的状态整体地存在人有经验与理性的认识,个人(个性、人格)是公民社会的产物自然形成、整体本位有目的的联合,个人本位小范围;古老传统的大范围;新兴现代的小群体人为理性建构产物局限性自我受限;排他性和传统性冷漠,以自己为前提优点相互信任;归属感、认同感公共权力和契约形成,构建法治社会;个人意见得到表达;2、共同体与社会初步区分1、共同体与社会的概念人的意志存在于相互关系中,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积极的关系形成的族群为结合。共同体:一种自然形成、整体本位的有机体,受本质意志支配,通过默认一致和信仰将人们联系起来。社会:是非自然形成的、个人本位的机械聚合和人为产物,受选择意志支配,通过法和公众舆论将人们联系起来。(陈宇光,2004)

第一章共同体的理论共同体界定内容胚胎形式和统一完善三种形式:母亲-孩子;丈夫-妻子;兄弟姐妹。统一完善于父亲和孩子的关系中。父亲代表共同体意义上的统治理念,也是文明状态的普遍形式享受与劳动在共同生活中,享受与劳动存在交互性(夫妻),但有过渡与平衡(多劳多享受、权力压制)种类血缘共同体(共同的关系)地缘共同体(共同的地域)精神共同体(最高形式,神)亲属(依靠记忆滋养)邻里(依靠聚会习俗活动)友谊(职业类同志同道合,自由选择)上对下的意志年龄的权威;强大的权威;智慧的权威统一的意志默认一致:共同的、有约束力的思想信念;通过语言来沟通主要规律亲属和夫妻相亲相爱;相爱的人总是默认一致;相爱/互相理解的人长久呆一起安排共同的生活不平等的表现尊严与服务财产共同占有和享受根据自然单位划分的复合体农业地区;行政区或边区马克(德语(die)Mark,边缘、边境);村庄最普遍的形式家庭

家庭村庄城市主人和妻子们后代们奴仆最普遍的形式1、家庭由三个阶层组成,围一个圆心运动。P802、灶火是家本身的核心和本质,代表持久生命力;餐桌作为团结当前成员以维持更新的灵魂。P813、交换非家的本质,只是根据一些准则交换(非商品流通)。4、家的三种形态:P82①孤立的家(游牧民)②村庄里农民的家③城市的家注:城乡交换形成,基于各自需要、无职业的商人、无垄断者。被视为共同体占有和享受最明确界限的形态1、村庄的前身为部落。2、村庄社区。3、农村共有的土地森林被看作是支付社区提供服务的报酬(共产主义)。P871、城市部分由村庄发展而来,或与村庄并立,后与农业地区相结合成为行政区或新组织,它的产物有合作社、行会、教区等。P762、城市是按共同体方式生活的有机体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