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18页PPT】.pptx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18页PPT】.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识网络风险守安全底线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讲述者:XX老师

目录catalogue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01网络的优点02网络问题的危害03如何预防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的优点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Part1第一部分

网络是必要性的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学生,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

信息获取互联网提供了几乎无限的信息资源,用户可以在瞬间检索到全球各地的新闻、学术研究、专业技术知识和各类兴趣爱好内容,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获取的速度和广度。

足不出户更省心足不出户满足所需,这一点是许多网友夸赞互联网让生活变得方便的重要理由。而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许多线下服务也可以通过线上的选择、预约,让网友们在家享受。买飞机票、高铁票,预约医院就诊时间、博物馆参观时间……互联网的运用,为大家提供了众多不出门就可以办理的服务。

到处只要“扫一扫”即便是小小的摊子,也有微信和支付宝各自的付款二维码。去菜市场买菜,就算只买一根葱也可以“扫一扫”支付,省去了找零钱的麻烦。还有坐公交车、骑共享单车、理发,他们做什么付款都只需要“扫一扫”,真的很方便。

网络问题的危害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Part2第二部分

财务损失促使网络诈骗的案件发生,影响老一辈的财产安全。网络便捷支付的同时,意味着安全交易的危险性增加了,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骗取公民的钱财,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

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

对三观构成威胁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

如何预防网络安全问题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Part3第三部分

谨慎点击网页链接网络上充斥着大量链接,部分可能是钓鱼链接或恶意链接。在点击链接前,仔细查看网址,若网址拼写错误、与正规网站相似但有细微差别,很可能存在风险。若需访问相关内容,可通过官方渠道搜索并进入,避免因误点链接导致设备感染恶意软件或个人信息泄露。

规范移动应用下载只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移动应用,如苹果AppStore、华为应用市场等。避免从第三方非正规渠道下载应用,此类渠道的应用可能被植入病毒、木马程序,导致设备被控制、数据被盗取,从源头上保障移动设备的应用安全。

设置网络访问白名单在路由器或防火墙设置中,创建网络访问白名单。将日常需要访问的网站、IP地址添加到白名单内,设备仅能访问名单中的网络资源。这样可有效阻止设备访问恶意网站、被未知IP地址攻击,减少网络安全隐患,为网络活动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访问环境。

保护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如今许多设备支持指纹、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解锁。在使用这些功能时,避免在不可信环境下录入生物识别信息。不要在公共设备上进行指纹或面部识别录入。同时,定期检查设备的生物识别设置,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生物识别信息被滥用。

感恩各位的悉心聆听!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讲述者:XX老师

文档评论(0)

染墨小店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计算机一级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22日上传了计算机一级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