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焦耳定律
一、电流的热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①电热的利用:电热毯、电熨斗、电烤箱等;②电热的防止:电视机后盖有很多孔是为
了通风散热,电脑运行时也需要风扇及时散热。
3、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这叫做电流的热效应。而电热器具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
加热的设备,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电饭锅、电烤炉等都是常见电热器具。电热器具的主
要组成部分是电流的热效应发热体,发热体是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制成。
二、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猜想并进行实验:
(1)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将两个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相同,通电一段时间后,
比较两个容器中U型管液面的高度变化情况,发现与右边容器相连的U型管液面高度变化
更大一些。如图所示
注意:①本实验中电热的多少通过空气受热膨胀U型管两侧液面高度变化不同来反应,转
换法的利用,故需要在U型管中装有等量的空气。
②实验中U型管中装的液体是煤油,因为煤油比热容小,升温快,同时,煤油是绝缘体,
不导电,具有安全性。
结论: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2)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如图所示,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丝阻值都是5Ω,在右侧容器的外部,将一个5Ω的电阻
与这个电阻并联,因此通过左侧容器中电阻丝的电流大于通过通过右侧容器中电阻丝的电流。
在通电时间相同时,观察两个U型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发现与左侧容器相通的U型管液
面变化更大一些。
结论: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
多。
注意:实验中用电阻丝对空气加热可以缩短实验时间,并会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中应
使两容器密闭,不能漏气。
(3)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时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将这套装置接到电源两端,在通电过程中,只观察与左边容器相通的U型管的
液面高度变化情况,发现随着通电时间越长,U型管中液面高度变化越大。
结论:在电流相同、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三、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
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2、公式: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热的单位是焦耳,符号“”
QIRtJ
3、焦耳定律的理论推导: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转化为其他
形式的能,那么电流做功产生的热量Q等于电能的消耗量,即WQUIt,再根据欧姆
U2
定律可知,Qt。
R
4、焦耳定律适用于所有电路的电热计算,使用时各物理量单位要分别统一为J、A、、S。
1、下列四种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冰箱B.电视机C.电脑D.电热水壶
2、如图所示的自制便携式封口机,使用电压为3V的电源,接通电路发热电阻温度升高,
利用电流的实现高温封口。阻值为1Ω的发热电阻10s内产生J的热量。封
口时总是把塑料袋烫坏,应将发热电阻换成阻值更(填“大”或“小”)的。
3、如图是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其中R=5Ω,R=R=10Ω。只闭合S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热
1231
量与的关系,若电路中的电流为0.1A,通电10min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J。闭合
1
S和S,通过R的电流是R的2倍,左侧U形管内液柱的高度差比右侧更大,这说明
1212
(填“电流”或“电阻”)对产生热量多少影响更大。
1、如图为“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密封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煤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05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原卷版).pdf
- 专题05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解析版).pdf
- 专题06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原卷版).pdf
- 专题06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解析版).pdf
- 专题07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析版).pdf
- 专题08 全等三角形中的辅助线(一)(原卷版).pdf
- 专题08 全等三角形中的辅助线(一)(解析版).pdf
- 专题09 全等三角形中的常见模型(原卷版).pdf
- 专题09 全等三角形中的常见模型(解析版).pdf
- 专题10 轴对称(解析版).pdf
- 九年级科学上册精讲精练--电能的量度-焦耳定律(解析版).pdf
- 九年级科学上册精讲精练--电能的量度-电功率(原卷版).pdf
- 九年级科学上册精讲精练--电能的量度-电功率(解析版).pdf
- 九年级科学上册精讲精练--电能的量度-电功率动态电路定性分析(原卷版).pdf
- 九年级科学上册精讲精练--电能的量度-电功率动态电路定性分析(解析版).pdf
- 九年级科学上册精讲精练--电能的量度-电功率图像、比值和安全范围计算(原卷版).pdf
- 九年级科学上册精讲精练--酸碱中和反应(解析版).pdf
- 九年级科学上册精讲精练--重要的酸——硫酸(原卷版).pdf
- 九年级科学上册精讲精练--重要的酸——硫酸(解析版).pdf
- 九年级科学上册精讲精练--金属冶炼(原卷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