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课件24张.pptx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课件24张.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中国古典戏曲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四种基本形式。

元杂剧时代,就划分出一些行当(脚色),大致分成末、旦、净三大类。末与净扮演男性角色,旦扮演女性角色。等到明末清初,昆曲盛行的时候,行当的划分就日益细密精确,当时已经划分为十二种脚色(行当),被称为“江湖十二脚色”:老生、正生(相当于小生)、老外、末、正旦、小旦(相当于闺门旦)、贴旦、老旦、大面(相当于净)、二面(相当于副净)、三面(相当于丑)、杂。;《牡丹亭》完成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前后,为明清文人传奇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是汤显祖(1550—1616)。

汤显祖年少时即文名远扬,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万历十九年因上书批评时政被贬,万历二十一年遇赦,万历二十六年向吏部递交辞呈,不待批复即去职还乡。有《玉茗堂文集》,传奇除《牡丹亭》(1598)外,尚有分别据唐传奇小说《霍小玉传》、《南柯太守传》、《枕中记》改编而成的《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创作背景;《牡丹亭》共55出,根据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所述故事编成,描写了太守女儿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游园·皂罗袍》这首曲出自第10出《惊梦》。

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家教严格、深受禁锢。春日的一天,她在学习《诗经·关雎》时受到了触动,于是偷偷前往后花园游赏。;?中国传统戏曲声腔分类?

?一、四大核心声腔系统?

?昆腔(昆山腔)?

?起源?:元末明初发源于江苏昆山,经魏良辅改良形成“水磨调”,唱腔细腻婉转,以曲笛伴奏为主。

?代表剧种?:昆曲(南昆、北昆、湘昆等分支)。

?高腔(弋阳腔)?

?起源?:明代江西弋阳,以“一唱众和、锣鼓击节”为特色,无管弦伴奏,声调高亢激越。

?代表剧种?: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梆子腔?

?起源?:明末清???形成于山陕交界,以木梆击打节奏,唱腔粗犷豪放,分“苦音”“花音”两类。

?代表剧种?:秦腔、豫剧、晋剧、河北梆子等。

?皮黄腔?

?组成?:融合西皮(高亢)与二黄(深沉)两种调式,清中叶后成为京剧核心声腔。

?代表剧种?:京剧、汉剧、徽剧等。

?二、其他重要声腔?

?弦索声腔?

以弦乐器(三弦、琵琶)为主伴奏,流行于黄河下游,代表剧种:柳子戏、大弦子戏。

?滩簧声腔?

起源于江南民间说唱,唱腔柔美流畅,代表剧种:沪剧、甬剧、锡剧等。

?吹腔与柳子腔?

?吹腔?:以唢呐、笛子伴奏,融合南北曲特色,见于徽剧、京剧;

?柳子腔?:山东地方声腔,节奏明快,代表剧种:柳琴戏。;《游园·皂罗袍》出自《牡丹亭》第十出《游园》,而其在《红楼梦》中的相关描写则集中于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该回目中,林黛玉偶然听到《牡丹亭》【皂罗袍】曲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等句),因曲中“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等词句与其身世、心境产生强烈共鸣,最终“心动神摇”“如醉如痴”。这一情节通过黛玉对《游园》的共情,暗示其悲剧命运与《牡丹亭》主题的呼应。;情景导入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

;林黛玉听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牡丹亭》中第十出《游园》。其中《皂罗袍》一曲文词优美,婉转典雅,意味深长,情景交融,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伤春佳作。曹雪芹就用此曲来烘托刻画林黛玉的心理。封建时代的青年女子大多都有与杜丽娘同样的感受,因此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诵读——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补充注释:;;;;知识运用;;艺术手法;这段曲词是《牡丹亭》中最有名的一首曲子,那么美在哪里?

;选择《游园》中另外五支曲子中的任一曲子,就曲子中表现出的画面美、情感美或者音乐美,写一段赏析性短文,200字左右,也可以几支曲子结合起来赏析。;这支曲子是写杜丽娘游园前精心梳妆准备的情状,这支曲子写得极其新颖别致,把杜丽娘细腻复杂的内心活动,描绘得具体入微,淋漓尽致。写春光、春意,作者选取不被人注意的晴丝,而不选桃红柳绿、蝶舞蜂喧,可谓别出心裁,恰到好处。晴丝只有春天天朗气清时才能见到,这就自然交代出春光明媚的背景。晴丝袅袅,极细极微,只有象杜丽娘这样细心闲适的闺房小姐才会

文档评论(0)

158****20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