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新校(贤岭校区)

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05月测试(一)

政治试题

一、单项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4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时指出,中法都是独立、成熟、有担当的大国,双方合作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中方愿同法方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加强高层交往,夯实双边关系政治基础,拓展高水平务实合作,推动中法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这反映了人们的思维具有

①间接性

②概括性

③能动性

④差异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对下面论断分析正确的是

甲:挫折是坏事,也是好事。

乙: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

丙:编辑同志,您说我的作品不够成熟,显得幼稚,那您就把它当成儿童文学作品发表吧。

丁:《逻辑与思维》太难学了,但轻轻松松地就学会了。

①甲从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作了相反的断定,并不自相矛盾

②乙的观点符合“A”和“非A”不能同假、必有一真的要求

③丙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保持了自身思想的同一性

④丁的观点违背了“A”和“非A”不能都成立的逻辑错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底线思维是从最坏处作打算,努力向预定目标发展的思维方法。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要强化底线思维,切实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针对性响应措施,主动防范化解火灾风险。这表明底线思维

①是具有指导性的科学思维???????????②是狭义思维,具有直接性的特点

③能帮助人们把握事物本质及规律?????④是形象思维,如实反映了客观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要保证一个定义是准确的,必须把握其本质属性,并遵守必要的逻辑规则。以下定义与“正六边形是具有六条边和六个角,内角和为720度的多边形”所违背的逻辑规则相同的是

①苹果是味道酸甜的水果

②犯罪指的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③新闻就是关于多数人感兴趣而带有刺激性事件(如战争)的报道

④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而享有的专有性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绿色经济也称环保经济、低碳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在该定义中“经济形式”是“绿色经济”的属概念

②“绿色经济”与“环保经济、低碳经济”外延相同

③“绿色经济”所指的范围包含“经济形式”所指的范围

④“传统产业经济”和“绿色经济”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无人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在武汉的批量投用引发争议。部分网约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认为,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普及会抢走他们的饭碗,造成大规模失业。从逻辑思维角度看,无人驾驶出租车、网约车、出租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对消费者的当次选择而言,三者是不相容关系

②对生产无人驾驶车的企业而言,三者是新旧事物的矛盾关系

③对市场而言,三者的功能是相容关系

④无人驾驶出租车与出租车是属种关系,它们与网约车是全异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学会明确概念、准确判断、正确推理,有助于我们的思维更加合乎逻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的认识是无限的”“劳动创造了人”——二者都是性质判断

②流行语要么昙花一现,要么历久弥新——每个选言支为真,该判断才为真

③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和复合判断——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④“全球南方”既是地理概念,也是政治概念——有一个联言肢是假的,它就是假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结合北宋豪放派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千古名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①“明月几时有?”是诗人对客观事物作出的直言判断

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是诗人的理性认识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体现思维的概括性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人”是周延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学校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研学活动,可选活动形式有“开展古文化街研学”“参观涨人张彩塑工作室”、“体验杨柳青年画制作”。第一组同学:要么开展古文化街研学,要么体验杨柳青年画制作。第二组同学:只有参观涨人张彩塑工作室,才会开展古文化街研学。以下能同时满足第一组和第二组要求的方案是

A.开展古文化街研学,并体验杨柳青年画制作

B.只开展古文化街研学,不参观涨人张彩塑工作室

C.参观涨人张彩塑工作室,并体验杨柳青年画制作

D.既不体验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