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释、道、易)
文化背景基础理论临床实践中医学体系的三大板块儒、释、道、易(物种要多样化,象花一样有各种颜色。2010年俄罗斯汉语年京剧、烤鸭、书法、矛盾、太极拳)
文化三个层次表层文化(物质文化)—是人类最易感知、易变的文化。围绕衣食住行,表现在“去取好恶”——物质本身不是文化。但是“去取好恶”赋予上面就是文化。例:流行风尚等。中层文化(制度文化)—包括风俗、利益、制度、法律、宗教、艺术等。借助物质来体现底层文化。例:抢婚、娶媳妇要有盖头。底层文化(哲学文化)—是人类最稳定、最具内涵的文化。是个人或群体的伦理观、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例:金钱观。
临床实践文化三个层级间的关系中层表层底层内涵渗透变化影响
020304050601——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和三大精神渊源(文化只能交流,不能整合)儒、释(佛)、道儒家兼济天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易是中华文化源头活水:贯通儒、道、禅佛家普度众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道家独善其身:用今生修今世
医本道家医儒相通医易同源医佛关连
(一)五大宗教中国历史上流传着多种宗教,目前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只有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余均为外来宗教。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道学对人体科学指导作用,点明道与中医的关系。
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著有:《老子》即《道德经》、《庄子》。汉代开国,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中国历史两次——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盛世)。至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策略——儒家统治。道教信仰庞杂,天上—人间—地狱,包括天神、地祗、人鬼等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信仰
道教教义“道”——核心——宇宙有一个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守的法则,这种法则就叫“道”。01道生万物,道统万物——“道(天地万物之母)生一(元气),一生二(阴阳),二生三(阴阳和合),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02“德”——是这个法则人性、人伦、人情等体现——符合“道”的才叫“德”。03老子《道德经》04
道教与其他宗教“以今生修来世”的情结不同讲究——把人生在世的幸福放在第一位,追求长生不老,以生为乐,贵生恶死。医学及养生学就是道家实现人生理想的工具——中医学在历史上的某些阶段,即道教的一个组成部分。
道教认为:——虚无忘我,为名利,则多急;为天下,则无怠。无身,是超越有限的生命…心寂不染,处动而不乱。——水性柔曲顺势,贴近自然,包容广大,近于道。道法自然:《素问》:“…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尽终其天年…”上善若水:《老子》“…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淡泊名利:《老子》“为吾有身,及吾无身…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美其食…)
逍遥达观:《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摆脱名利束缚,超越自我的境界。修身治国:《老子》“涤除玄览…爱民治国。”——不被声色犬马缠绕,心明如镜,严于律己—道德哲学原则。爱民为本,不私为,不妄为—政治哲学原则。(吉无不利,自天佑之——自己要努力,老天才会帮你,尽人事而听天命)
道家根本理念无为而治对国家来说:非不做,要宽松,不扰民,不折腾。《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煎小鱼,不要老去翻它,老翻就碎。
——其官正,其民化。对统治者来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0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对平民百姓来说:“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02
(五)、道教对中医学贡献道德的宗教活动:仪典、练功、炼丹、药食。1、医著:《道藏》大型丛书,收录了1467种道教书籍,70%以上与医学有关。2、医家:修道之士,大多精通医理。道士本身即是医学家。如孙思邈、葛洪、陶弘景等。
“药王”之称,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对后世颇有影响。孙思邈:孙思邈(541或581~682)西魏时代出生,卒于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及长,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
葛洪抱朴子》记载了许多药物的性能,他也是我国第一个记录天花、并提出治疗狂犬病可用免疫方法的人。如麻黄可以治疗咳喘;松节油可以治疗关节炎;世界上第一部治疗肺结核的专著《十药神书》葛洪(284~364)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