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54页
大学优秀教职工疗休养工作实施办法(共10篇)
目录
TOC\o1-1\h\u14639篇一、大学优秀教职工疗休养工作实施办法 2
27625篇二、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学分认证赋分办法 4
23744篇三、大学“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办法 8
31256篇四、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 9
29094篇五、大学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置管理办法 11
32426篇六、大学采购招标管理办法 15
5444篇七、大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31
3702篇八、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 34
18957篇九、大学各二级单位通讯员管理办法 39
18232篇十、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校院两级管理办法 40
大学优秀教职工疗休养工作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职工疗休养工作管理,提高疗休养质量,促进广大教职工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疗休养制度在提升教职工生活品质、助力学校建设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关于加强职工疗休养工作的意见》《关于调整职工疗休养政策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疗休养对象及条件
1.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部级劳模、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以及相当于以上荣誉获得者;
2.校级以上各类人才项目、支持计划获得者等;
3.获得“立德树人奖”荣誉称号的教职工,以及其他受表彰的先进模范职工;
4.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教辅、管理、服务等岗位,承担教学任务繁重,特别是苦、脏、累、有毒有害岗位的教职工及因公负伤教职工,以及在定点帮扶一线工作的教职工等。
二、疗休养时间、内容和地点
1.疗休养时间:教职工疗休养一般安排在暑假期间,时间控制在5天以内(含往返时间),跨省一般不超过7天。
2.疗休养内容:疗休养活动主要是为教职工提供休息养生服务,可以适当组织参观考察免费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博物馆、纪念馆等。
3.疗休养地点:原则上安排在以工会命名的职工疗休养基地,或革命老区、脱贫地区及对口帮扶地区,一般以省内为主。
三、疗休养组织和管理
1.教职工疗休养由校工会统一组织实施,年度教职工疗休养总人数控制在100人左右,分批次组织实施;保障人员由校工会工作人员和热心工会事业的优秀基层工会工作人员组成。
2.参加疗休养人选每年上半年由各基层工会提名,经所在单位党政联席会讨论、主要负责人签字后,确定推荐人选报校工会,校工会会同组织部、人事处等有关部门审核并经公示后确定名单。
3.参加疗休养人员要遵守休养地有关规定和规章制度,服从统一安排,不得随便离团;遇特殊情况需中途离团或不随团返回者,事前须向带队人员请示,办理完离队手续后才可行动。根据需要可允许一名家属随同参加,随同家属需与疗休养承办单位签订疗休养合同,费用自理,责任自负。
4.疗休养期间若发生突发或不可抗拒因素,将视情况调整或取消行程。
5.疗休养人员(含工作人员)若在疗休养过程中发生意外,按照适用的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等保险条例执行。
四、疗休养费用
1.教职工疗休养支出项目为住宿费、伙食费、保险费和活动费等,不含交通费,每人费用不超过460元/天;疗休养期间不再享受交通补贴和生活补贴。
2.教职工疗休养费用由学校承担,从校工会年度预算经费中列支。
五、疗休养的有关要求
1.严肃纪律规定。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有关规定,坚决禁止以疗休养为名变相组织公款旅游。
2.严格财务规范。严格执行疗休养有关规定和费用标准,做到消费真实、票据合法、开支合规;不得以疗休养为名发放钱物,不得虚开发票或其他形式套取现金。
3.加强安全教育。教职工疗休养过程中要强化安全措施,对疗休养活动中可能涉及的人身安全问题要预防在先,注意事故苗头,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抓好组织实施。组织教职工疗休养是学校党委关心广大教职工,通过工会组织实施的一项福利待遇。校内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支持工会工作,确保教职工疗休养的正常开展。
六、附则
1.本办法自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原办法同时废止。
2.本办法由校工会负责解释。
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学分认证赋分办法
根据《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体系实施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文件精神,为更好的做好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体系规定的课程成绩认证赋分及录入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认证考核对象
学院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二、认证考核依据
《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体系实施规划》。
三、总学分
本科3分
专科2分
四、认证项目等级
国家级1.5分/次
省级1分/次
校级(地市级)0.6分/次
院系级0.4分/次
班级级0.2分
五、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