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上面的两段材料都共同体现了官员在王朝建立和国家治理中起着异常关键的作用。历代王朝在官员的选拔、管理方面都有那些举措、经验和教训呢?;【唯物史观】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并进行辩证评价,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认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认识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日益严密化、制度化,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解读古代中国选官、考核和监察制度发生变化的特点与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理解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展过程中统治者的设计初衷,了解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于世界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一)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1.标准:
2.评价:
(二)春秋战国:举荐与军功爵制
1.背景:
2.方式:
3.标准:
4.评价:
;(三)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含义:
(1)以法为教:
(2)以吏为师:
2.途径:
3.评价:
;(四)汉朝:察举制
也称乡举里选,是一种由下向上的官员推荐制度。
1.方式:
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2.标准:
品行、才学。
;材料1: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2: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3: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材料4: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材料5: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书·段灼传》;(五)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
1.背景:
①人口流动加剧,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②地方大族操纵选拔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③曹魏求贤若渴,需要人才,察举制不适应选拔需求。
2.推行:
220年,魏王曹丕正式推行。
3.内容:
①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②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平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
③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4.标准:;材料1:很明显,由于设置中正统揽士人的品第,就把评品人物之权从名士大族手中夺过来归政府所有,使政府全面地掌握了选官大权,……中正的设立,标志着地方有了专门负责选举的官员,……九品中正制是举士举官分途之滥觞。……举士举官的分离,则是选官臻于完善的标志。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2: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将举官察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兴盛起来。
——摘编自吴霓《论魏晋九品中正制与私学的关系》等
材料3: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1)背景:
①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②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③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标准: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3)内容:
;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取士不问家世)。;问题思考:结合材料分析,与前代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的进步之处如何体现?;材料1: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
材料2: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2地球公转及其意义(第2课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pptx
- 生活中的位置(课件)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2024).pptx
- 专题16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复习课件)高三物理一轮复习.pptx
- 7.2力的合成(新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课件(沪科版2024).pptx
- 生活中的位置(课件)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2024.pptx
- 11 ao ou iu课件-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2024).pptx
- 第6课用选择的设备记录旅途见闻(课件)-三年级信息科技全一册(河北大学版2024).pptx
- 2.竖提 教学课件-三年级下册小学书法(苏少版).pptx
- 专题02 神经调节(课件)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点(浙科版2019必修1).pptx
- 3.1.1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课件-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pptx
- 第18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pptx
- 第一单元 光(复习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复习(青岛版).pptx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4.3 神奇的“眼睛” 课时1 课件-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pptx
- 第四单元 光(复习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冀人版).pptx
- 第五单元 热传递(复习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冀人版).pptx
- 1.2.3 离子反应的应用(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2024新教材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拉拉手,交朋友》课件.pptx
- Unit6(复习课件)三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复习(人教PEP版202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