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游园 皂罗袍》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古诗词诵读《游园 皂罗袍》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景导入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

;林黛玉听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牡丹亭》中第十出《游园》。其中《皂罗袍》一曲文词优美,婉转典雅,意味深长,情景交融,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伤春佳作。曹雪芹就用此曲来烘托刻画林黛玉的心理。封建时代的青年女子大多都有与杜丽娘同样的感受,因此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学习目标;关于作者;汤显祖的思想;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故事梗概;故事梗概;故事梗概;1.出处

这支曲子出自《牡丹亭》第十出《惊梦》。《牡丹亭》是汤显祖在明代万历(明神宗年号,1563-1620)年间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改编而成的传奇作品。《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是《牡丹亭》女主人公杜丽娘偶尔来到后园游赏时的一段唱词。

2.解题

①游园,选自《牡丹亭》,题目是编者加的。

②“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游园惊梦》就是用该曲牌演唱的,皂罗袍是本折的高潮,刻画了杜丽娘千回百转的心态变化。;《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传奇剧本,中国四大古典戏剧之一,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汤显祖所做。

四大戏剧:《牡丹亭》《西厢记》《桃花扇》《长生殿》

《牡丹亭》共五十五出,本文选自第十出《惊梦》的前半部分。;;牡丹亭;《游园》在整部作品中的地位。《牡丹亭》全剧共五十五出(场),《游园》是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部分,由六支曲子组成,主要是刻画杜丽娘的内心世界。在她走出深闺之前,她不知道“春色如许”,当她来到园中,领略了“姹紫嫣红”的春色,也就象征着她的青春的觉醒。;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艺术手法;这段曲词是《牡丹亭》中最有名的一首曲子,那么美在哪里?

;总结;1.《游园(【皂罗袍】)》中写杜丽娘感慨美丽的春色不能享受,自己的青春都消磨在衰败的庭院中的句子是“”。

2.《游园(【皂罗袍】)》一曲中写杜丽娘面对这良辰美景引发苦闷、惆怅,烦愁难遣的句子是“!”;3.《游园(“皂罗袍)》写杜丽娘在想象中把眼光从自家深宅大院转向外面世界后,看到处处美景处处春的句子是“,,,”

4.《游园(【皂罗袍】)》曲词中写杜丽娘由想象回到现实,发出惋惜悲叹,控诉封建礼教对她的束缚的句子是“!”;课后作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