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外国法制史材料分析
事件最初:
“小题大做〞的重刑“冤案〞:
“无知〞大学生掏鸟16只获刑10年半其父哭诉毁了全家
在家没事掏鸟窝一大学生因涉非法收购等罪被判十年半
大学生小闫发现自家大门外有个鸟窝,和朋友架了个梯子将鸟窝里的12只鸟掏了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售卖,后又掏4只。昨天,记者得悉,小闫和他的朋友小王分别犯非法收购、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等,被判刑10年半和10年,并处分款。
90后小闫,原本是郑州一所职业学院的在校大学生。2021年7月,小闫在家乡辉县市高庄乡土楼村的小山村过暑假。7月14日,小闫和朋友小王发现自家大门外有一个鸟窝。于是二人拿梯子攀爬上去掏了一窝小鸟共12只。饲养过程中逃跑一只,死亡一只。
后来,小闫将鸟的照片上传到网上,就有网友与他取得联系,说愿意购置小鸟。小闫以800元7只的价格卖给郑州一个买鸟人,280元2只的价格卖给洛阳一个买鸟人,还有一只卖给了辉县的一个小伙子
事件争论:
“成心〞贩卖还是“无知〞出售?闫氏父子是否撒了谎?
疑点1:家门口“一窝〞就掏出12只燕隼是否符合常理?
疑点2:闫啸天真的不知道他掏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吗?
疑点3:是“成心〞贩卖还是“恰巧〞有网友主动购置?
官方澄清:
检察院、法院称量刑合理
刑法明确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分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分金或者没收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假设干问题的解释?那么补充规定:“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隼科(所有种)野生动物,6只以上为‘情节严重’,10只以上为‘情节特别严重’。〞
闫啸天长期猎杀贩卖珍禽信息曝光
各方热议:
1、依法判决为何引发舆论围攻?
科普和普法任重道远
想通过引起公众关注,让法院感受到压力,以影响最终判决。
/2、掏鸟窝案遭热议媒体再次强奸司法
此案应当对软文记者追究责任的,我们讲依法治国,法不容情,这是对发生司法效力的判决的质疑,除非你有绝对的证据,西方都是藐视法庭罪!这里的接轨派哪里去了?而本案记者描述的案情连根本的鸟类科学知识都不符合,没有尽到记者应尽义务,被处分就是应该的。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客座教授张捷
请根据以上材料进行分析:
1、这一案件法律适用有无问题?
2、这一案件涉及的主要法理学问题?
媒体与司法的关系
1、媒体干预司法审判;
2、媒体对案件的报道可以监督司法;
美国媒体与司法
新闻自由与公正审判同等重要
历史上,美国法院的大门向来对公众和媒体敞开
1907年“帕特森案〞中提到,在美国的司法体制中,被告人唯有依证据,以及在公开审判辩论后,才可以定罪,绝对不受法庭外的任何影响,不管是私人的议论还是公开的出版物。
各州法院可以公布“事先禁止令〞,不准媒体携带照相、录像及录音设备进入法庭,也可以下令不准媒体报道任何就该案可能造成误导的消息。这被称为“禁声令〞或称“缄口令〞制度。
对“什么情况下可以用禁声令〞有一套复杂的检验标准:第一,审前法官预见媒体关注度高,公共舆论会严重损害被告受到公正审判的权利;第二,法官已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限制媒体报道或减轻舆论影响;第三,发布禁声令能有效阻止损害的发生。当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禁声令才可以发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