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01.040.01CCSA01
团体标准
T/CIPS009—2024T/CAS967—2024
技术、专利与标准联动工作指南
Guidelinesforthelinkageoftechnology、patentsand
standards2024-10-25发布2024-10-25实施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中国标准化协会发布
T/CIPS009—2024T/CAS967—2024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CIPS)是组织开展国内、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制定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团体标准(以下简称:研究会团体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促进相关产业创新力、竞争力提升是研究会的工作内容之一。中国境内的独立法人均可提出制修订研究会团体标准的建议并参与有关工作。中国标准化协会(CAS)是组织开展国内、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制定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以下简称:中国标协标准),满足市场需要,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是中国标准化协会的工作内容之一。中国境内的团体和个人,均可提出制定、修订中国标协标准的建议并参与有关工作。
研究会团体标准按《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2024修订版)》和《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管理办法》进行制定和管理。
研究会团体标准和中国标协标准草案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得到参加审定会议的75%以上的专家、成员的投票赞同,方可作为研究会团体标准和中国标协标准予以发布。
在本标准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给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或中国标准化协会,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版权为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中国标准化协会所有,除了用于国家法律或事先得到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和中国标准化协会的许可外,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复制、再版或使用本标准及其章节,包括电子版、影印件,或发布在互联网及内部网络等。
I
T/CIPS009—2024T/CAS967—2024
目次目次 I
前言 Ⅲ
引言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联动工作原则 2
5联动工作目标 3
5.1激励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3
5.2推动标准化工作 3
5.3加强技术交流与产业协作 3
6联动工作机制 3
6.1创新主体 3
6.2工作制度 3
7联动工作内容 4
7.1技术研发 4
7.2专利保护 4
7.3标准研制 4
7.4技术研发、专利保护和标准研制协同 5
7.5成果管理与运营 5
8联动工作流程 6
8.1联动工作调研评估 7
8.2联动工作实施 7
8.3联动工作跟踪 7
8.4联动工作评价改进 7
附录A(资料性)专利与标准对应关系表 8
参考文献 9
T/CIPS009—2024T/CAS967—2024
II
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辽宁省中科知高新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浙江奇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中机研标准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浙江知多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亦庄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闫坤、颜方沁、郑楠、张会丽、高睿、黄智达、黄兴德、严小雷、马冀、王芳、宋阳、张勇、刘洋、于彩灵、丁彦辞、王昕、杨巧样、朱辉果、周午贤、皇锐、郭冬。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CIPS009—2024T/CAS967—2024
III
引
言
为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指出的“深化标准化机制创新,建立标准创新型企业制度和标准融资增信制度,鼓励企业构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支持领军企业联合科研机构、中小企业等建立标准合作机制”,《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指出的“强化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