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4
为什么是黄河?——跨学科教学资料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每当吟诵起这句诗,我的思绪就会飘回到多年前,初次站在黄河岸边的场景。那滔滔不绝的河水,裹挟着泥沙,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奔腾向前,瞬间就击中了我的内心。黄河,这条发源于青藏高原巴彦喀拉山脉北麓的巨龙,九曲回肠,奔腾咆哮。它由南而北再自西而东,穿九省区,跨两大阶梯,在广袤的土地上写出大大的“几”字,雄浑浩荡注入渤海,行程达五千四百多公里。令人惊叹的是,它不仅是世界第五大河流,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为什么说黄河与中华文明紧密相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着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文明史,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那黄河在这5000多年的文明长河里,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流经中国九省区的黄河,与黄土地、黄帝、黄皮肤等概念密不可分,堪称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精神纽带之一。《汉书》说:“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你瞧,黄河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川流不息,不舍昼夜,它就是中华文明永续不绝的血脉。
我记得在研究中华文化元典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从传说中的河图、洛书,到《易经》《道德经》,再到四书五经,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大都产生于黄河流域。就好像黄河是一位孕育文化的母亲,源源不断地为华夏文明提供着养分。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称黄河为“母亲河”,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可见黄河对于中华文明的重要性。
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绵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就像滚滚东流的黄河一样,奔腾不息。说实话,每次想到这点,我都特别感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所指出:“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黄河,无疑就是这条根脉中最重要的一支。
这里还有个有趣的历史典故。传说在远古时期,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百姓苦不堪言。大禹受命治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的方法,历经多年终于成功治理了水患。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黄河对早期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在黄河的孕育下逐渐形成的。
黄河如何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
“泰山不让土壤而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而就其深。”黄河,是不是就像这句诗里描述的那样,有着宽广的胸襟呢?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黄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达79.5万平方公里。这么庞大的水系,就像一个巨大的怀抱,接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涓涓细流。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想想看,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这不就和黄河接纳众多支流,最终汇聚成磅礴大河一样吗?黄河,就是中华文明胸襟宽广的象征。
黄河不仅包容,还塑造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鲜明气质。从世界屋脊一路向东,黄河穿越崇山峻岭、重重阻隔,千折万转、奔腾不息,横贯中原大地,流入茫茫大海。它在流淌的过程中,遇到了数不清的阻碍,可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这种精神,也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里。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每次听到这首《黄河大合唱》,都感觉浑身充满力量。从二七大罢工到西路军西渡黄河,从大别山到桐柏山,从转战陕北到淮海战役,从焦裕禄的兰考到红旗渠的林州,黄皮肤中华儿女的血管里,都奔流着一条黄河。说实话,我每次想到这些,都觉得特别自豪。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在近代以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进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现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黄河,就是这股磅礴力量的源泉之一。
不过,这里也有个看似矛盾的地方。黄河虽然塑造了中华民族坚毅的性格,但它偶尔也会发脾气,给沿岸人民带来灾难。但恰恰是在与黄河的这种对抗与和解中,中华民族的性格才变得更加坚韧。就像一个看似完美的方案,却在执行时频频出错,但正是在解决这些错误的过程中,方案才得以不断完善。
为何说黄河的治理与保护至关重要?
黄河安澜,是中国人做了几千年的梦。可这个梦,实现起来谈何容易啊!
据统计,从先秦到1949年,黄河共决溢1590次,改道26次,其中大改道5次。决溢范围北起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这数字,看着就让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