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20页
202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知识点考点提纲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堂笔记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1)夏:①建立中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夏朝。②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商:内外服制度。(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2.商周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
(1)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受到制约。(2)重大问题君主要征求自由民意见。
(3)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4)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皇帝制度(核心)
2.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制。
(1)职能:丞相掌行政权。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图籍、文书、最高监察官。
(2)特点:①由皇帝任命,不世袭。②重大事务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1)表现:分为郡、县两级;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免。
(2)影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文书行政。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②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1.两汉:三公九卿、西汉中朝(或称“内朝”)。东汉: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2.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政事堂为其议政场所。
3.宋朝:二府三司制。4.元朝:一省制。5.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朝代
政策(措施)
层级
秦朝
郡县制
郡、县两级
西汉
州、郡国并行制
郡、县两级
东汉晚期
州、州刺史有行政权、领兵权
州、郡、县三级
唐朝
道(监察机构)、节度使
道、州、县三级
宋朝
路
路、府、县三级
元朝
行省制
省、路、府、州、县多级复合制
明朝
设立三司、巡抚、巡按
省、府、县三级
清朝
巡抚、总督
省、府、县三级
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分散,中央权力逐步加强;县是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划。
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堂笔记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1.雅典的政体:民主政治
(1)权力机关构成: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议事会、民众法庭。
(2)性质(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3)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
3.斯巴达的政体:寡头政治
(1)权力机关构成:公民大会(名义最高权力机关)、国王(世袭)、长老会和监察官。
(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国时代:共和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1)权力机关构成: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2)局限:无薪金,穷人无法出任。
3.罗马帝国时代:元首制(君主政治):特征:皇帝(元首)掌控国家权力,实行独裁统治。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一)中古前期西欧的封建制度:封君封臣制;王权与教权长期并立。
(二)中古后期的封建制度
1.法国:等级君主制(14世纪初-1789年)三级议会:标志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2.英国:议会君主制(13世纪初—1640年)
(1)“王在法下”:《大宪章》的签署。(2)“王在议会中”传统的形成。
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主要类型与典型代表: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与法国的民主共和制。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奠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和君主立宪制。
(3)发展:18世纪形成责任内阁制,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逐渐“统而不治”。
(4)完善: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等具有选举权,权力不断下移。
(三)美国的联邦共和制:1.确立:1787年宪法。2.原则:联邦制、三权分立。
(四)法国的共和制:1875年法国确立共和制。
(五)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评价:(1)进步性: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2)局限性:如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堂笔记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
2、内容:①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②确立三权分立。③实行责任内阁制。
3、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三)政党政治:宋教仁案、二次革命被镇压、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复辟帝制及失败、陷入军阀混战、军阀割据局面。
(四)南京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5月23日福建省福安市教师县乡选调《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及标准答案【有解析】_2969.doc VIP
- 春江花月夜(说课课件).ppt VIP
- 2025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VIP
- 自考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河北)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 VIP
- 结婚2周年纪念日感言PPT.pptx VIP
- 《旧唐书·郭孝恪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docx VIP
- 2023年2月13日福建省邵武市乡村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及标准答案【有解析】_2053.doc VIP
- 直流系统考试题.pdf VIP
- 高考英语任务型阅读高频词汇.docx VIP
- 小学四年级英语阅读理解20篇(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