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

202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44页

202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知识点考点提纲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发展历程

(1)食物采集者:人类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主要进行采集和渔猎。

时期

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以前

食物

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作为食物

工具

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

生活形态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

(2)食物生产者: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

①时间:大约1万年前。

②形成原因: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3)生产方式

远古时期(旧石器时代)

人类文明起源时期(新石器时代)

人类获取食物方式

渔猎、采集

原始农(牧)业

社会生产

生产工具

制作木、石、骨、蚌工具

使用磨制石器、制作和使用陶器等

主要生产

采集和渔猎

原始农耕(农业):培育和种植作物;原始畜牧:驯化和饲养家畜

2.农耕和畜牧的起源

(1)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

地区

农耕起源情况

西亚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东亚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栽培白菜和芥菜等

中美洲

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作物的原产地

(2)畜牧是在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耕和定居生活的出现而产生的。世界不同地区的居民把几种主要的动物驯化为家畜。

地区

动物驯养情况

西亚

距今约9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

东亚

距今约8500年前,中国贾湖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后来,河姆渡的居民也饲养猪和狗

美洲

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羊驼和火鸡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概况: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灌溉农业发达,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为了减少旱涝对农业的影响,修建水利工程成为地区发展的大事。

2.表现:

地区

农作物和牲畜

土地占有方式

社会生活

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

小麦、大麦;绵羊、山羊、牛

王室和神庙拥有大量土地。

《汉谟拉比法典》,用法律规范农业生产

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

小麦、大麦;绵羊、山羊、牛

王室和神庙拥有大量土地。

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

东亚黄河、长江流域(古中国文明)

水稻、粟、猪、狗

商周时王室和贵族掌握土地,农民集体耕作;战国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

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

欧洲爱琴海(古希腊文明)

小麦、大麦、葡萄、橄榄

公民拥有土地,使用奴隶劳动

谷物与蔬菜轮作

欧洲意大利(古罗马文明)

谷物、橄榄、葡萄

土地国有;贵族私有;家庭小农。

随着扩张小农逐渐破产

中美洲(阿兹特克文明)

玉米、甘薯、马铃薯、骆马(南美洲印第安人)

贵族私有与村社公有

村社收回两年不耕的土地

认识:不同文明地区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发展的共同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工具制造水平的提高。

农耕畜牧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主要农业区多分布于大河流域,适合人类生存。

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类能够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五是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三大起源中心的农业比较】

起源中心

种植业

家畜饲养业

东亚

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

马、牛、羊、猪、狗、鸡(六畜)

西亚(小亚细亚半岛)

小麦、大麦

绵羊和山羊

中美洲

玉米、甘薯

骆马

【影响小农经济产生及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②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鼓励发展生产;③统治者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④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不利因素:①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②由于自耕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古代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③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

【古代东西方食物生产的多样化特征】

项目

东方

西方

农耕技术

耕作制度

实行轮作制和复种制或间作套种制

普遍实行休闲农作制

土地集中

土地兼并仍然用来经营种植,仍然需要大量农业劳动力分散经营,减少的是自耕农,增加的是佃农和雇农

土地集中是为了发展畜牧业,如圈地运动是为了养羊,所需劳动力少,大量失地农民只能到城市谋生

经济重

经济结构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又

文档评论(0)

Jing55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