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公开课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回到历史现场,管窥历史精神

导向人文主题

研学之旅已开启

苏武传

《汉书》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学校国学社拟举办主题为“家国大义中的生死抉择”专题研讨会。我们班准备以《苏武传》中的苏武作为研讨对象。

今天,让我们回溯历史,对话苏武,深悟选择的内涵,汲取前行的力量。

学习情境:《苏武传》专题研讨会

学习目标

①提纲挈领,把握课文内容,梳理苏武的人生经历。

②细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体悟苏武选择的艰辛,品味人性光辉。

③感悟提升,领略精神品质,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时间(段落)

主要事件

苏武人生经历表

通读《苏武传》,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文章中涉及的史实,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梳理出人物的主要人生经历。

时间(段落)

主要事件

1

出使匈奴

2——4

因变被扣,自杀殉汉

5

卫律劝降

6

幽置大窖,苦守北海

7——8

李陵劝降

9——10

获释归汉

苏武人生经历表

通读《苏武传》,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文章中涉及的史实,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梳理出人物的主要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选择

【任务二】自杀殉国,两度明志

在《苏武传》中,班固叙写了苏武两次自杀,这是否重复?请你根据文本,详细分析两次“自杀”的不同及反响。

【原文】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苏武两次自杀

【原文】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苏武最初曾两度选择自杀,毅然决然,后来却在北海苦寒之地忍辱负重地拼命求生,此二者是否矛盾?苏武为何弃死择生?请你加入讨论,并表达清楚你的观点。

“死”是为了什么?

苏武的两次求死自杀换来了什么?

“死”与“不死”何者更容易?

苏武决定“死”与“不死”的判定标准会是什么?

苏武的“不死”又是为了什么?

深入探究

主要经历

表现细节

苏武反映

“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徙武北海上无人处”“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

幽置

大窖

苦守

北海

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掘野鼠去草实,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匈奴为什么要把苏武幽置大窖甚至流放北海?

匈奴派卫律、李陵招降苏武,两次招降有何不同?苏武是如何应对的?请大家从这两次招降中任选其一,和同桌共读相关内容,全面分析并概括总结要点。

【任务三】卫律劝降,不为所动

威逼: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利诱: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威胁: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

威逼

利诱

威胁

武不动

武不应

武大骂

傲慢自大

奸险狡诈

寡廉鲜耻

威武不能屈、视死如归、铁骨铮铮

富贵不能淫、正气凛然、忠君爱国

刚直不降、意志坚定

骨肉至亲

大汉天子

兄弟自杀,母亲逝世,妻子改嫁,

妹妹孩子下落不明。

年老昏聩,滥杀无辜。

子为父死

臣为君死

无所动摇

李陵如何劝降

苏武如何回应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忠君之节

矢志不渝

气焰嚣张

高高在上

推心置腹

尊之敬之

阴险狡诈、寡廉鲜耻、傲慢自大

诚心诚意、处境无奈、矛盾痛苦

卫律、李陵、苏武类似的处境,不同的选择。

忠君之节、矢志不渝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

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

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坚守无人孤岛32年的王继才夫妇

戍边战士:“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无数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驰援武汉就是对“舍生取义”最好的诠释。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逆行者”

两千多年来,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要素。苏武在家国情怀的指引下,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传承这样的爱国精神,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

文档评论(0)

136****7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