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03.080CCSA12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5215—2025
医疗机构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specificationsfortrainingbasesofrehabilitationtherapytechniciansinmedicalinstitutions
2025-05-06发布2025-06-06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4/T5215—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阜阳市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儿童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庆师范大学、中科(安徽)G60智慧健康创新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鸣、许鹏、赵祥爱、杨小静、张阳、李东旭、汪梅朵、陈健、张田宁、刘昊轶、蒋东生、徐磊、穆景颂、陈瑞全、陈建军、唐译文、蔡云飞、李军军、林秋菊、钱振宇、高理升、马祖长、倪朝民、冯虹、赵婧、刘磊、昝明、袁润萍、王文静。
DB34/T5215—2025
1
医疗机构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医疗机构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培训基地的基本条件、师资要求、教学培训、管理要求和质量控制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开展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岗前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基地建设,非医疗机构和学术团体进行培训基地遴选宜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796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DB34/T4351综合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建设规范
DB34/T4621医疗机构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岗前培训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医疗机构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培训基地ClinicalRehabilitationTherapyTechnicianTrainingFacility
经卫生行政部门或行业协会认证,具备规范化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和临床资源,承担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如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的专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及实践能力提升任务的医疗机构或联合机构。
4基本条件
基地条件
培训基地基本条件和教学培训场地要求,应按照DB34/T4621的规定执行。
基地规模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总床位数不少于30张,年收治病人不少于450人次,年门诊量不少于5000人次。
设施设备
4.3.1医疗机构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培训基地有康复评定和治疗专科设备,应按照DB34/T4351的规定,以保证教培需要。
2
DB34/T5215—2025
4.3.2培训基地有多媒体电教、录音、录像设等教学设备,可提供数字化教学资源。
5师资要求
5.1人员配备
5.1.1培训基地应至少配备专业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各1名,核心小组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
5.1.2应有在职康复治疗师指导老师8名及以上,其中≥1名副高及以上职称,中级职称≥3名。
5.1.3应有相对固定的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语言治疗师等亚专业师资配备,每个亚专业不少于3名师资。
5.2师资条件与能力
5.2.1配备相适应的师资,师资与培训对象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2,师资条件宜参照DB34/T4621的规定执行。
5.2.2师资的教学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
——师资应具有满足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的教案编写、教学组织、语言表达、操作示范和教研教改能力;
——应能开展中、西医康复治疗综合教学法,具备开展疾患早期、恢复期康复治疗和解决疑难复
杂康复病例诊疗教学;
——应能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和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城市大脑 第1部分:社区网格智能化数据与业务协同技术要求》DB34T 5234.1-2025.docx
- 《城市大脑 第2部分:城市物联感知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指南》DB34T 5234.2-2025.docx
- 《城市大脑 第3部分:场景运营流程成熟度指南》DB34T 5234.3-2025.docx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电子档案元数据规范》DB34T 5237-2025.docx
-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卫生规范》DB34T 5177-2025.docx
-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建设指南》DB34T 5176-2025.docx
- 《船闸闸室装配式智能移动模机应用技术规程》DB34T 5183-2025.docx
- 《创伤整形修复中心建设指南》DB34T 5216-2025.docx
- 《大棚甜瓜-辣椒轮作栽培技术规程》DB34T 5185-2025.docx
- 《电化学储能电站配置使用规范》DB34T 5144-2025.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