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政治】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

政治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1~6课。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李某以100万元的市场价出售其名下的学区房给王某,并与其签订了二手房买卖合同。李某在签合同的前一日得知其学区房所在的小区将新建垃圾中转站,却未将这一信息告知王某。双方交易结束并完成产权登记后,王某发现该房屋的市场价值已贬值至80万元。该案中()

①合同所涉及的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

②因民事主体不适格,合同效力待定

③所涉及的房屋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

④李某违背了民法典确立的绿色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由材料可知,该案中合同所涉及的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所涉及的房屋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涉及民事主体不适格,②不选。④:李某违背了民法典确立的诚信原则,而不是绿色原则,④不选。故本题选A。

2.某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甲方)与某电池供应商(乙方)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约定乙方在2024年内按月供应特定型号动力电池。但因上游原材料短缺及生产线调试问题,乙方实际产能仅达合同约定的60%,甲方多款车型无法按期生产。按照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①甲方可以向当地的仲裁机构申请商事仲裁

②乙方单方面变更了供货合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③乙方若没有遇到约定的免责事由或不可抗力,则应承担违约责任

④乙方应提前告知甲方,协商解决产能不足问题,减少甲方的损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③:由材料可知,乙方产能不足不是由不可抗力引起的,其应承担违约责任,③正确。④:由于乙方不能按时履行合同义务,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乙方应该提前通知甲方,协商解决产能不足问题,减少甲方的损失,④正确。①:商事仲裁的前提是有双方签订的商事仲裁协议,材料中甲乙双方没有签订商事仲裁协议,所以甲方不能提起商事仲裁,①不选。②:乙方没有单方面变更供货合同,②不选。故本题选D。

3.某公司员工严某因与同事张某发生矛盾,遂在多个社交平台发布张某的丑化照片,并配上张某收受贿赂等不实信息,引发大量转发。经查证,相关图文均属捏造。该事件导致张某被公司停职调查并遭受严重精神损害。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严某侵犯了张某的肖像权和名誉权

②侵犯公民的人格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③张某的身份权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④张某的个人信息与其隐私权相关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严某在社交平台发布张某的丑化照片,属于未经同意丑化使用他人肖像,侵犯了张某的肖像权;发布捏造的收受贿赂等不实信息,导致张某名誉受损,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①正确。②:侵犯公民人格权,如肖像权、名誉权,依法需承担法律责任。本案中严某的行为造成张某精神损害,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②正确。③:身份权通常指基于特定关系产生的权利,本案中张某作为公司员工的身份未被直接侵犯,严某的行为针对的是张某的人格权,而非身份权,③排除。④:本案主要涉及肖像权和名誉权,与隐私权无直接关系,④排除。故本题选A。

4.同村村民张某与李某两家土地南北相邻,李某在自家土地边缘种植了80棵杨树。最初,树苗较小,未对张某土地内的农作物造成影响。但随着杨树日渐长大,张某种植的庄稼因光照严重不足而产量减少。经多方调解无果后,张某将李某诉至人民法院,要求李某挖掉其土地上种植的杨树,并赔偿经济损失3000元。以下对该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A.本案涉及不可抗力因素,人民法院可以减轻或免除李某的责任

B.李某若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应当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C.李某不论有无过错,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就应承担责任

D.张某需就李某种植的杨树与自家庄稼减产存在因果关系进行举证

【答案】D

【解析】A:李某在与张某相邻的土地上种植杨树,属于可以预见的情形,不涉及不可抗力,A排除。B:本案属于一般侵权情形,不适用过错推定原则,B排除。C:本案属于一般侵权情形,不适用无过错侵权原则,C排除。D:本案属于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张某作为原告,需就李某种植的杨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24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