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2讲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内容导航——预习三步曲
第一步:学
析教材学知识:教材精讲精析、全方位预习
练题型强知识:6大核心考点精准练
第二步:记
串知识识框架:思维导图助力掌握知识框架、学习目标复核内容掌握
第三步:测
过关测稳提升:小试牛刀检测预习效果、查漏补缺快速提升
【知识点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及性质】
1.定义:过线段的中点且与线段垂直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图,若点C是AB的中点且PC⊥AB,则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如图,直线l⊥AB,垂足为C,AC=BC,点P在l上.求证PA=PB.
证明:当点P与点C不重合时,
∵l⊥AB,∴∠PCA=∠PCB,又AC=BC,PC=PC,∴△PCA≌△PCB(SAS),∴PA=PB.
【知识点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方法①:根据定义证明一条直线经过线段的中点且与线段垂直。
方法②: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一定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证明一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知识点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作法:
①以线段AB两个端点为圆心,大于线段长度的一半为半径画圆弧,两圆弧在线段的两侧别分交于C、D,如图。
②连接CD,过CD的直线即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图所示:
【题型1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求线段长度】
【例1】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交AC于点E,AB=4cm,AC=5cm,BC=6cm,则△ABD
A.9cm B.10cm C.11cm
【变式11】如图,DE垂直平分AC,△ABD的周长是8.5cm,AC=3cm,则△ABC的周长是(
A.8.5cm B.9.5cm C.10.5cm
【变式12】如图,在△ABC中,BC=7,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F、G,则△AEG的周长为(???)
A.5 B.6 C.7 D.8
【变式13】如图,ΔABC中,AD⊥BC,EF垂直平分AC,交AC于点F,交BC于点E,且BD=DE.若△ABC周长为13cm,AC=6cm,DC=
【题型2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求角度】
【例2】如图,在△ABC中,∠C=90°,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若∠B=13°,则∠DAC的大小为(
A.26° B.64° C.74° D.77°
【变式21】如图,在△ABC中,∠B=40°,∠C=50°.通过观察尺规作图的痕迹,可以求得∠DAE
A.20° B.25° C.30°
【变式22】如图,△ABC中,BD平分∠ABC,BC的中垂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CF、若∠A=60°,∠ACF=48°,则∠ABC的度数为.
【变式23】如图,在△ABC中,∠A=70°,OD、OE分别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则∠OCB的度数是.
【题型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例3】如图,两条笔直的小路AC与BD相交于点C,点A、C处分别为枫叶林景区和花卉景区,现打算在∠ACD内部修建一处观景台P,使得观景台P到AC的距离与观景台P到CD的距离相等.且AP=CP,请你找出观景台P的位置.(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变式31】尺规作图:求作点P,使点P到点M,N的距离相等,同时到∠AOB的两边OA,OB的距离也相等.
【变式32】如图,直线DE与∠AOB的两边OA,OB相交于
(1)将线段DE平移,使D点与O点重合;
(2)过D,E分别作OA,
(3)在OB边上求一点F,使MF最短.
【变式33】请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按要求作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保留作图痕迹).
(1)已知△ABC,∠BAC是钝角,ACABBC,
①在图1中求作点P,使得:点P在边BC上,且PA+PC=BC;
②在图2中求作△AMN,使得:点M、N在边BC上,且△AMN的周长等于BC的长;
(2)如图3,已知线段BC,求作Rt△DEF,使得:直角边DF在线段BC上,且Rt△DEF的周长等于
【题型4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的运用】
【例4】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l1交AB于点M,交BC于点D,AC的垂直平分线l2交AC于点N,交BC于点E,l1与l2相交于点
(1)求BC的长;
(2)试判断点O是否在边BC的垂直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
【变式4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点E是AB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F,点G在线段BC上,且∠GDF=∠AD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南省昆明市“三诊一模”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_1.docx
-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docx
-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师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讲义(人教版).docx
- 氮及其化合物(4)-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pptx
- 赤峰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英语答案.docx
- 24.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docx
-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数学第3章第3讲第3课时导数与函数的零点.pptx
- 1.2《人口》(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pptx
- Module5Unit2课件外研版(2012)九年级英语上册.pptx
- Unit8SectionBOnceuponatimesandphrases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pptx
- 03-软考大纲及培训指南汇总.doc
- 2017-2018学年套餐之地理中图版选修3讲义疑难规律方法第二章.docx
- 1.3地球的历史-2023年高一地理讲义(必修一)_1.docx
- 专题12函数的奇偶性(预备知识)(原卷版).docx
- 2016学年人教A版选修4-5不等式第2课时基本不等式教案.doc
- 027--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
- 第18章平行四边形知识点考点复习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docx
- 专项突破八密度的综合计算(课件)---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pptx
- 专题1.3二次函数的应用(高效培优讲义)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原卷版).docx
-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周考语文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