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韵脚字解析.docxVIP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韵脚字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韵脚字解析

在宋词中,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以其惊世骇俗的叠字开篇与仄韵创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本解析将聚焦词中韵脚字的艺术魅力,从音律、情感、文化三个维度,揭示李清照如何以声传情,让每个韵脚都成为敲击读者心弦的音符。

一、原文与韵脚标注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韵脚字表(按词牌顺序)

段落

韵脚字

拼音

韵部

声调

上阕开篇

入声四质

上阕开篇

qīng

下平八庚

上阕开篇

入声十一陌

上阕中段

入声十三职

上阕中段

入声十四缉

上阕结尾

shí

入声十三职

下阕开篇

入声十三职

下阕中段

zhāi

入声十六陌

下阕中段

hēi

入声十三职

下阕结尾

入声十二锡

下阕结尾

入声十三职

二、韵脚注释与语音特质

入声韵的情感张力

觅(mì):入声四质韵,发音短促急切,如急切的呼吸声,贴合“寻寻觅觅”的动作性,暗示内心的焦灼。

戚(qī):入声十一陌韵,韵尾[-k]收音急促,模拟叹息的尾音,强化“凄凄惨惨戚戚”的哀婉。

急(jí):入声十四缉韵,舌尖音快速碰撞,如风声呼啸,与“晚来风急”的动态描写形成声情共振。

平仄变韵的破格创新

传统《声声慢》多押平韵,李清照却全押仄韵,且以入声韵为主。如“清(qīng)”本为平韵,却在叠字中与“冷(lěng)”形成平仄交替,打破常规音律,恰似心绪的起伏不定。

同韵部字的情感层递

下阕“积(jī)-摘(zhāi)-黑(hēi)-滴(dī)-得(dé)”均属入声韵,却分属不同韵部,通过韵腹元音的变化(i-ai-e),模拟从压抑(积)到爆发(滴)的情感曲线。

三、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最伟大的女词人之一。其词作以靖康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生活优渥,词风清丽婉转,如《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后期:靖康之变(1127年)后,丈夫赵明诚病逝,孤身南渡,词风转为沉郁悲凉。《声声慢》约作于1142年前后,此时她已流落江南,饱尝国破家亡之痛。

创作语境:

南渡后,李清照不仅承受丧夫之痛,更面临文物散失、颠沛流离的困境。词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暗指北方故乡的鸿雁,而“满地黄花堆积”则以菊花自喻,韵脚字的压抑声调,正是其晚年凄凉心境的声学投射。

四、相关知识梳理

(一)宋词韵脚的音律规则

韵部系统:宋代词韵以《广韵》为基础,李清照此词突破平韵常规,全押仄韵,且多入声,在《词林正韵》中属“入声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通用”。

声韵表情功能:

平声韵:舒缓平和,适合写景抒情(如柳永《雨霖铃》押平韵);

仄声韵:短促急切,尤入声韵适合表达压抑、激愤之情(如岳飞《满江红》押入声韵)。

(二)叠字韵脚的文学渊源

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受《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叠字影响,但将叠字从双字扩展至四字,且全部入韵,属空前创举。这种音律实验在明代杨慎《词品》中被赞为“公孙大娘舞剑器,浏漓顿挫,独出冠时”。

五、韵脚艺术赏析

(一)声情合一的情感叙事

开篇叠字的声韵爆发力

十四叠字中,“觅、寂、戚”均为入声韵,发音时声带短促振动,模拟心跳加速的生理反应,与“寻寻觅觅”的动作形成“声-情-形”三位一体。清人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指出:“双声叠韵字要著意安排,如剥蕉心,愈剥愈细。”

韵脚转换中的情感递进

上阕“息-急-识”押入声韵,尾音[-t/-k]急促收尾,如哽咽难语;下阕“积-摘-黑-滴-得”虽属不同韵部,却通过元音[i]的延续(积jī-滴dī),形成“压抑-释放”的情感弧线,恰似泪水从隐忍到决堤的过程。

(二)破律创新的美学价值

在宋代词坛,柳永、周邦彦等严守音律,李清照却反其道而行:

韵部混搭:将“质、陌、职、缉、锡”等入声韵部通押,打破“一韵到底”的常规;

声调破格:以入声韵为主,间杂少量上声(如“冷lěng”),形成“急-缓”的声调节奏,恰似愁绪的时强时弱。

这种创新被清代万树《词律》评价为“超然笔墨蹊径之外,另辟新境”,为宋词音律开辟了新的表现空间。

六、思考与探究

(一)选择题

下列对《声声慢》韵脚字的分析,错误

文档评论(0)

标书制作,施工方案,技术服务规范方案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