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全州地名:自然与人文的双重结晶》
全州地名考
一、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地名
1.零陵:舜文化的地理印记
•起源: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设零陵县,县治位于今凤凰镇或咸水镇,得名与舜帝
南巡崩葬苍梧的传说相关。
•文献记载:《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汉代零陵
郡治虽迁湖南永州,全州仍保留“小零陵”之称。
2.洮阳:湘桂古道的军事重镇
•设立: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洮阳县,县治在今永岁镇梅潭村,因洮水(今宜湘
河)得名。
•历史地位:控扼楚粤交通要冲,现存汉代城址及宋代石刻,唐代诗人曹邺曾留下诗句。
3.全州:佛缘升格的州府之名
•由来: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楚王马希范为纪念湘山寺高僧释全真,将湘源县改
为清源县,置全州,以“全真”首字命名。
•沿革:宋代辖清湘、灌阳二县,元代升为路,明代为府,清代降为散州,1912年改全县,
1959年复名全州县。
二、山水与人文地名的交融
1.湘山・湘源:佛教圣地的文化辐射
•湘山因湘水得名,唐代释全真建湘山寺后成为楚南第一名刹,周边形成湘源文化公“”“
园”“清湘书院”“湘山街”等地名体系。
•宋代范成大赞湘山“胜概甲南州”,体现其文化影响力。
2.越城岭与都庞岭:五岭文化的地理坐标
•越城岭主峰真宝顶(海拔2123米)为华南第二高峰,周边有青坪界、桐油关等古关隘;
都庞岭北麓安和镇原名鳌鱼洲,后取安定祥和之意更名。“”“”
•两岭间峡谷地带分布“峒”“垌”等少数民族地名,如东山瑶族乡“长峒”“田垌”。
3.湘江与灌江:水系滋养的地名网络
1
•湘江流经全州110.1千米,沿岸有庙头镇(因湘山庙得名)、绍水镇(因绍水河得名)、
洛口村(红军渡江遗址)等地名。
•灌江沿岸有灌阳村、灌阳渡,两河乡因灌江与宜湘河交汇得名,明清时为商贸重镇。
三、红色记忆与民俗地名
1.湘江战役:血色地名的历史铭碑
•全州为湘江战役主战场,留下脚山铺阻击战旧址、大坪渡口、屏山渡、文塘村(红三十四
师事迹地)等地名。
•新建“红军街”“长征路”及纪念园、标语楼,传承红色文化。
2.民俗地名:农耕文明的活态见证
•石塘镇因宋代石砌池塘得名,曾为桂北最大圩市;才湾镇原名柴头湾,因蒋氏家族“”“”
“一门四进士”更名。
•“”“”“”
龙水镇虹饮桥名取自《幼学琼林》,辣源村蒜香屯等地名体现特色农业。
四、民族语言与自然地理的密码
1.壮瑶语地名:文化交融的活化石
•壮瑶语词汇如“岜”(石山,如才湾镇“岜岭”)、“那”(水田,如安和镇“那塘”)、“峒”(山
间平地,如东山瑶族乡长峒)。“”
•蕉江瑶族乡“大源峒”兼具瑶语建制与汉语地理描述,体现民族文化融合。
2.自然地理地名:地质史诗的文字表达
•喀斯特地貌催生地名:大西江镇玫瑰岩(钟乳石形似玫瑰)、安和镇聚仙岩(石笋如仙人
聚会)。
•“天湖因高山湖泊群得名,炎井因温泉水温高得名,直观反映自然景观。”“”
结语
全州地名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的双重结晶,从零陵到全州,每个名称都镌刻着舜帝传“”“”
说、佛教文化、古道兴衰、红色记忆与民族交融。它们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千年古县”的
文化身份证明,承载着2200余年的文明传承。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