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
PAGE1
【新课标●新课堂】1.3声音的特性与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核心概念】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内容要求】
声音的传播:知道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并理解这些特性与发声体振动的关系。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3.进行实验和记录实验现象时要尊重事实,经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4.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实验事实,勇于质疑和创新。
【教学思路】在复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以实验探索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影响因素,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过程】
一、建立联系,引入任务
【引入】悠扬、悦耳的歌声,使人们感到心情愉悦。尖锐的汽笛声、嘈杂的机器轰隆声,会让人焦躁不安。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声音为什么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围绕任务,素养内化
(一)音调
【视频】音调
1.定义:声音的高低。
【探索活动】将一把钢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上述实验。仔细观察钢尺的振动快慢,听听它发出的声音。
【实验现象】①钢尺伸出长,振动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②钢尺伸出短,振动慢,发出声音的音调低。
2.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
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高。
频率: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①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②意义: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就越大,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频率就越小,音调就越低。
【探索活动】
1、取一套音叉,敲击不同的音叉,听音调高低。
2、把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波形。
波形特点:声音的频率越高,波形就越密集;声音的频率越低,波形就越稀疏。
3.人的发声现象
(1)人的发声是由于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2)人通过喉部的肌肉来改变声带振动的频率,从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3)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高,成年女性的音调比成年男性高。
(4)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85Hz到1100Hz之间。
【思考与讨论】一只蜜蜂飞过耳边时能听到声音,蝴蝶飞过却听不见,为什么?
蜜蜂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5)人的听觉范围
①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②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③一般人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
(6)各种动物的听觉和发声的频率范围
【分析归纳】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很不相同。多数哺乳动物能听到比人类高得多的频率的声音。
(二)响度
视频:击鼓
1.定义: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是人们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
【探索活动】
1.将乒乓球用细线悬吊起来,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2.再敲击音叉使其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实验。
①现象:音叉的响度越大,乒乓球的振动幅度越大。
②结论: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转换法:放大音叉的振动,将音叉的微小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移动距离。)
3.在距离音叉较近处与较远处听音叉发出声音。
①现象:距离音叉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弱。
②结论:响度与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声源越远,声音的响度越小。
2.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对于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其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也与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①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②距离声源越远,声波散播开来,声音就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
3.分贝
①通常用分贝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符号为dB。
②阅读图1.3-7几种声源的分贝数,交流讨论如何防止声污染。
【过渡】我们闭上双眼,能听出谁在说话,为什么?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时,仅凭听觉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
(三)音色
视频:不同乐器的音色。
1.定义: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影响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3.不同音色的波形:借助示波器可观察到音色不同的声音的波形。如下图分别为音叉、钢琴和长笛的声音波形图。
波形特点: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声音,振动频率和振幅幅度相同,波的形状不同。
【总结】人们常常将音调、响度和音色叫做声音的三要素。比较如下:
【科学阅读】P18乐器的音调了解三类乐器的发声体和声音的三要素。
三、归纳总结,应用迁移
(一)课堂小结
材料:小音同学的歌声,与众不同;她唱得不轻不重,尖尖的、细细的,婉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3 运动的快慢 课件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pptx
- 4.11.1.1 光合作用的原料课件-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pptx
- 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上地理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pptx
- Unit 3 Food 重难点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精练-2025年沪教版(五四学制新六年级英语上册重难点精练 (含答案解析).docx
-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河湖众多,区域差异显著-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pptx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pptx
- 【外研版2024八上英语】Unit 1 This is me 复习题纲.docx
- 【外研版2024八上英语】Unit 1 This is me 复习题纲答案.pptx
- 【新课标●新课堂】浙教版八上科学 1.3声音的特性与应用(第1课时) 同步作业(教师版).docx
- 【新课标●新课堂】浙教版八上科学 1.3声音的特性与应用(第1课时) 同步作业(学生版).docx
最近下载
- 广场维修工程的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管理与维护》任务1单元3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教父(1972)》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儿童小区玩耍安全教育.pptx
- 第29讲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高分子材料 学案(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doc VIP
- 全国各地生物中考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试题.pdf VIP
- 2007年公路勘测规范.pdf VIP
- 幼儿园课程故事:昆虫探秘之旅.pptx VIP
- 《机械安全+安全防护的实施准则GBT+30574-2021》详细解读.pptx
- 第28讲 烃的衍生物 学案(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