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VIP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怀宁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诗人总有一颗博大的悲悯之心。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____,______”表达了为天下寒士有其居而不顾己身的济世情怀;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老人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艰难。

(2)古文有各种各样的优美的图画,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______,______”的桃林美景;柳宗元《小石潭记》中有“______,______”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游鱼图;庄子《北冥有鱼》中有“______,______”大鹏展翅翱翔图。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12分)

讨厌的粘泥在靴子底下扑哧扑哧直响。路基两旁的人们狠劲地挖着土。铁器发出沉重的撞击声,铁锹碰着石头,铿然作响。雨像用筛子筛过的一样,又细又密,下个不停。冰冷的雨水shèn进了衣服,雨水也冲走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jiāng如同稠粥从路基上淌下来,湿透了的衣服又重又冷,但是人们一直干到天黑透了才离开工地。修筑的路基一天比一天延长,不断伸向密林深处。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狠劲______

shèn______进

泥jiāng______

稠______粥

(2)下面三幅图画中,与选文内容相关的一幅是:______,按照小说情节先后顺序排列,三幅图画应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4分)

(3)保尔经过种种考验,最终成长为一位英雄。从保尔面对这些考验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他的哪些可贵品质?请任选两个方面,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叙述。(4分)

3.班级开展主题为“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3分)

【“和”的寓意】

“和”是中华文明的追求。家庭追求和mù,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国家追求和谐,以仁爱之心待人,团结一心;世界追求和平,友好相处,共富共荣。

“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老子说:“冲气以为和。”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为生。”他们认为“和”揭示了宇宙运动规律,是自然最佳境界和终极状态。

“和”反映了中国哲学的民族气质,其意yùn中还包括了调节社会矛盾、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政治教化功能,以及调节平衡身心健康。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和mù______

②范畴______

③意yùn______

④平衡______

【“和”的解说】

(2)图片为“和”的甲骨文写法,左上部是“禾”的初文,表音;右下部是口的形状,右部像连接在一起的竹管的形状(即口吹排箫之类的乐器,后来的龠yuè)。“龢,调也。从龠,禾声。读与和同。”(《说文解字龠部》)又“味,相应也。从口,禾声。指口相应。”(《说文解字口部》)由此可以推测,“和”字的本义是______,读作hè。(3分)

【我来说“和”】

(3)为了号召大家在生活中发扬“和”的精神,小文同学做了即兴演讲。下面是演讲词的部分内容,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完成任务。

人与人的关系不可以无“和”,无论是“和气生财”,还是“家和万事兴”,都向我们传达着一个信息:【A】“和”是人际关系的减震器,润滑油,是生活的芳香剂。“和”,可以在我们出现误会、产生分歧、发生矛盾时充当调停人,化一场既恼人难堪又剑拔弩张的干戈为玉帛。所以,当我们争吵得面红耳赤几乎兵刃相向时,为何不试着听从“和”的召唤,心平气和地伸出双手与对手相握?当我们冷战静坐相对无言时,为何不让“和”来解开我们心中的乱结,诚心真意的给对方一个友好的微笑?【B】“和”是针是线,缝补着我们生活中的裂缝;______。但是,【C】“和”不是无条件的退让,还是有原则的包容。

①请提取出【A】句的主干。(2分)

②请结合你对“和”的理解,参照【B】句再仿写一句(句式、修辞一致)。(2分)

③【C】句中关联词使用不当,可将“______”改为“______”。(2分)

二、阅读(55分)

4.阅读回答问题。

[一](22分)

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

洪振秋

①春日,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生机勃勃。

②百花繁,万花灿,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为它实在微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我却惊讶于这细小低微的青青苔草,它没有茂林的硕大气象,也没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是静静地躲藏在不容易被人注视的角落里。但她依然有着茂林一般的风情、百花一样的美丽。

③我非常喜欢清代诗人袁枚那首《苔》诗:“白日不到处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