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股骨颈头下骨折的护理
一、疾病概述
(一)定义
股骨颈头下骨折是指股骨头下1/3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这个区域包含股骨头的主要血液供应血管,即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升支和干骺动脉。由于该部位血供中断,导致股骨头易发生缺血性坏死,是临床上最为严重的一种股骨颈骨折类型。这种骨折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体中,尤其是女性,因为她们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的问题,导致骨骼强度下降,轻微的外力甚至日常活动都可能引发骨折。
(二)病因
1、年龄因素
(1)骨质疏松是股骨颈头下骨折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减少,骨组织微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骨骼的弹性和韧性下降,抗骨折能力减弱。特别是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加速骨量流失,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从而增加股骨颈头下骨折的风险。研究表明,50岁以上人群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显著高于年轻群体,且女性患者数量明显多于男性。
(3)生活方式也是影响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长期缺乏运动、营养不均衡(如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习惯会加速骨骼的退化。例如,吸烟会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影响骨组织的修复;过量饮酒会干扰钙代谢,降低骨密度。
2、外伤因素
(1)虽然股骨颈头下骨折多见于骨质疏松患者,但在直接外力作用下,即使骨骼健康的人也可能发生骨折。例如,老年人行走时摔倒,特别是头部先着地或身体扭转时,巨大的冲击力可能传导至股骨颈,导致骨折。这种外伤往往发生在户外活动、交通事故或跌倒等意外事件中。
(2)某些职业或活动需要高强度或高风险的运动,如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可能因为突然的旋转、跳跃或碰撞而受伤。此外,军事训练、高空作业等职业也可能增加股骨颈头下骨折的风险。
(三)发病机制
1、血液供应中断
(1)股骨颈头下骨折的病理特点在于其血液供应的严重受损。股骨头的血液主要来自股骨圆韧带内的小圆韧带动脉、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以及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升支。这些血管在骨折后可能被血肿压迫或完全断裂,导致股骨头尤其是其上、下极的血供中断。
(2)股骨头下区域的血管分布相对集中且脆弱,一旦骨折线经过这些血管的走行区域,就会导致严重的缺血。由于股骨头缺乏肌肉和丰富的血管滋养,一旦血供不足,坏死的发生率极高。这种缺血性坏死可能部分或完全影响股骨头,最终导致股骨头塌陷、关节炎等并发症。
2、骨骼结构变化
(1)随着年龄增长,骨骼的微观结构会发生一系列退行性改变。骨小梁逐渐变细、变少,骨皮质变薄,骨细胞活性降低,这些都使得骨骼对外力的承受能力下降。特别是在骨质疏松症的影响下,骨骼的微观结构更加脆弱,即使较小的应力也可能导致骨折。
(2)股骨颈头下区域是股骨头与股骨柄的连接处,承受着较大的剪切力和扭转力。随着年龄增长和骨质疏松的发展,该区域的骨骼强度显著下降,在外力作用下更容易发生微骨折,最终发展为完全性骨折。
(四)流行病学特点
1、年龄分布
(1)股骨颈头下骨折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体中,尤其是60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骨折的风险呈指数级增加。例如,60-69岁年龄段的人群骨折风险是40-49岁年龄段人群的2-3倍,而70岁以上人群的风险则更高。
(2)女性患者数量显著多于男性,尤其是在绝经后女性。这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骨质疏松加速有关。雌激素对骨骼有保护作用,可以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骨吸收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导致骨量丢失,增加骨折风险。
2、性别差异
(1)除了年龄因素,性别也是影响股骨颈头下骨折的重要因素。女性患者数量是男性患者的2-3倍,这主要是因为女性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而男性虽然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骨质疏松,但雌激素水平下降的速度较慢。
(2)此外,女性通常比男性更矮小、身体更柔弱,跌倒时更容易受伤。女性也可能因为社会角色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如户外活动较少、平衡能力训练不足等)而增加骨折风险。
3、地域分布
(1)股骨颈头下骨折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寒冷地区和户外活动较少的地区,由于日照不足导致维生素D缺乏,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较高,骨折风险也随之增加。例如,北欧和北美的一些寒冷地区,股骨颈头下骨折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热带地区。
(2)社会经济因素也会影响骨折的发病率。经济落后地区由于营养摄入不足、医疗资源匮乏等原因,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病率较高。相反,经济发达地区虽然医疗条件较好,但由于生活方式西化(如高蛋白、低钙饮食)、户外活动减少等原因,骨质疏松症问题依然严重。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症状
1、急性期症状
(1)突发性疼痛是股骨颈头下骨折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患者通常在摔倒或受伤后立即感到髋部剧烈疼痛,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髋关节前侧或外侧,有时会放射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