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急诊医学查房风险预警管理课件
演讲人
01
急诊医学查房风险预警管理课件
02
前言
前言
站在急诊室的走廊里,凌晨三点的灯光总是带着一种紧绷的锐度。监护仪的滴答声、医护跑动的脚步声、家属压抑的啜泣……这些声音交织成急诊特有的“生命交响曲”。作为从业12年的急诊护士长,我太清楚:每一次查房,都是与时间的赛跑;每一个风险预警,都是守护生命的“安全绳”。
2023年,我们科发生过一起深刻教训——一位主诉“上腹痛”的老年患者,首诊医生因忽视心电图ST段压低的细微变化,护士在查房时未及时追踪心肌酶动态结果,6小时后患者突发室颤,虽经抢救脱险,却留下了不可逆的心肌损伤。这件事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我们:急诊医学的“风险预警”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渗透在每一次查体、每一项记录、每一次医患沟通中的“生命雷达”。
前言
2025年,随着急诊患者数量持续攀升、急危重症比例增加,查房风险预警管理已从“优化流程”升级为“核心生存技能”。今天,我将结合近期一例典型病例,和大家分享我们团队在实践中总结的“预警-识别-干预”全链条管理经验。
03
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
先给大家讲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病例。2024年11月15日,晚8点20分,120送来了一位58岁男性患者,主诉“持续性胸痛4小时,加重30分钟”。患者平车推入抢救室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左手紧攥胸口,呼吸急促(28次/分)。家属说他有高血压病史10年,平时总说“老毛病,扛扛就好”,今天下午打麻将时突然喊“胸口像压了块石头”,以为是累的,直到刚才疼得直冒冷汗才打120。
接诊护士立即测量生命体征:血压165/100mmHg,心率112次/分,血氧饱和度93%(未吸氧)。床边心电图显示: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0.2-0.3mV,肌钙蛋白I(cTnI)初筛0.8ng/mL(正常<0.04)。初步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病例介绍
但蹊跷的是,患者入院1小时后,胸痛稍有缓解(NRS评分从8分降至5分),ST段抬高幅度也略有回落。值班医生考虑“再灌注可能”,但我在查房时注意到:患者虽然主诉减轻,却出现了新的症状——恶心、呕吐2次(胃内容物),心率降至58次/分,血压105/70mmHg(较前下降)。这些“矛盾”的表现,让我心里一紧:这可能不是病情好转,而是“预警信号”。
04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针对这个病例,我们启动了“急诊高风险患者动态评估表”,从五个维度展开:
生命体征动态监测
入院0分钟:BP165/100mmHg,HR112次/分,R28次/分,SpO₂93%(未吸氧)入院30分钟:BP150/95mmHg,HR100次/分,SpO₂96%(2L/min吸氧)入院60分钟:BP105/70mmHg,HR58次/分,R22次/分,SpO₂95%(2L/min吸氧)关键点:血压骤降、心率减慢,与胸痛缓解“不匹配”,提示可能存在右室梗死或心源性休克早期。
症状与体征的细节捕捉
腹部体征:触诊上腹部轻压痛(患者最初误以为“胃病”),但无反跳痛,排除急腹症;
意识状态:嗜睡(格拉斯哥评分13分),较入院时(15分)下降,提示脑灌注减少。
胸痛性质:持续性压榨样痛,放射至下颌(患者自述“牙疼得厉害”),这是下壁心梗常见的不典型表现;
皮肤黏膜:四肢湿冷,甲床发绀,提示末梢循环灌注不足;
辅助检查的深度解读
心电图动态变化:入院时II、III、aVFST段抬高0.2-0.3mV,1小时后ST段回落至0.1-0.15mV,但aVR导联ST段压低(提示右冠脉闭塞);
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2小时后复查升至3.2ng/mL(超过诊断阈值10倍),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85U/L(正常<25);
血气分析:pH7.34(偏酸),BE-3mmol/L(轻度代谢性酸中毒),提示组织灌注不足。
心理与社会因素评估
患者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儿子在外地工作,老伴因紧张反复询问“会不会死”,患者本人强装镇定但手指不停抠床单——焦虑评分(GAD-7)12分(中度焦虑)。心理应激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肌耗氧,形成恶性循环。
治疗反应评估
已给予阿司匹林300mg、替格瑞洛180mg负荷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硝酸甘油5μg/min泵入。但血压下降后,硝酸甘油已减量至2μg/min,患者仍诉“有点头晕”。
总结:这不是一例“普通”的急性心梗,而是存在右室受累、休克预警、心理应激的高风险病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