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2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docxVIP

湖南省娄底市202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

湖南省娄底市202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志存高远】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意味着不仅要树立远大志向,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A._________(锲而不舍/坚贞不屈)的精神走稳走实人生的每一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意味着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以B._________(矢志不渝/至死方休)的精神牢记最初的梦想,守住内心的志向,【甲】真正踏上追梦旅途后,沿路有平川也有丘hè,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阴霾。【乙】拥有高远的志向,才能在奋进路上C._________(且行且歌/引吭高歌)。

1.按要求填空。

(1)以上文段中hè应写作。

(2)加点的字“霾”的读音是。

2.请给文段A、B、C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A.B.C.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中“脚踏实地”“远大志向”“走稳走实”分别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

B.文段中【甲】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乙】句是一个假设复句。

C.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句式杂糅的语病,应删去“的结果”,或将“源于”改为“是”。

D.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不行不至”后面的逗号改成分号。

二、【使命担当】

小妍将随学校一起参观江苏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4.请你结合下面的“参观须知”给她提出一些建议。(至少两点)

参观须知

一、本馆免费开放,参观者在开放时间内持本人有效证件方可入馆参观。

二、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进馆),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三、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严禁任何挑衅政治底线、违背历史事实、诋毁烈士的言论和行为。

四、严禁携带宠物、危险品、化学品、管制械具及其他危害品入馆。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在成人陪伴下参观,学生团体参观须由学校组织并有教师带队;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者须由成年人陪护入馆。

五、展厅拍照、摄影请勿使用闪光灯、自拍杆和三脚架。

六、请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文物古迹,勿触摸展品及相关展览设备,勿大声喧哗、嬉闹失态。

5.请你把下面这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向全校师生播报。(不超过25个字)

2024年10月20日,复兴中学九年级师生在校长的带领下来到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感悟红色文化,传扬铁军精神。展厅里,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模拟实景,充分展现了新四军浴血奋战、浴火重生的光辉历史。在纪念馆讲解员的介绍下,同学们凝神贯注地听完了与新四军有关的“五个一”红色故事,并纷纷表示,要肩负强国重任,赓续红色血脉,大力发扬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中学生的使命。

三、【诗文咏志】

6.胸怀家国天下,肩扛使命担当,这是历代优秀中华儿女的本色。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

(1)辛弃疾梦回沙场,“了却君王天下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激昂悲壮,渴望功名。

(2)诸葛亮临危受命,“,”(《出师表》),心系社稷,忠贞不贰。

(3)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舍生取义,视死如归。

四、现代文阅读Ⅰ(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解元”漫谈

高玉林

①当谈起中国的科举制度,不少人会把“解(jiè)元”错读成“解(xiè)元”。

②元:第一。解元:封建时代称地方(明、清指省一级)科举考试第一名。唐、宋科举制度规定,参加全国性科举考试(礼部试)的人必须经地方考试选送,这种地方考试称“解试”,解试第一名就称解元,由所在州郡发遣解(jiè)送至京参加礼部会试,称“发解”。这里,“解”取“发遣解送”之义,当然要读成“jiè”了。明代的唐寅唐伯虎就是因为考中乡试第一名,而被人称作“唐解元”。

③宋元以后,解元逐渐演变为对读书人的尊称或通称。如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惊艳》:“(张珙唱词)分明打个照面,风魔了张解元。”再如“董解元”,董是金代戏曲作家,生卒年月、字号、籍贯均不详,因其为读书人,故人称董解元。他根据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长篇讲唱文学《西厢记诸宫调》,为元杂剧《西厢记》所本,世称《董西厢》。

④《幼学琼林》中提到了“解元”:“中状元,曰独占鳌头;中解元,曰名魁虎榜。”与此相关的,说说“五魁首”。明代科举分五经试士,每经所取第一名谓之经魁。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式思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考试资料,一手资源,亲自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