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风来满眼春》教学简案.doc

《东方风来满眼春》教学简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3

东方风来满眼春

——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教学简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2.学习本课选材和标题的特点。

3.学习邓小平二次南巡讲话的基本精神及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课选材和标题的特点。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旧引新,

1、新闻阅读的方法(部编版教材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一)

初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在新闻阅读中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1.从新闻要素的角度把握课文的内容。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阅读课文时,要梳理其中各新闻要素的具体内谷。可以分条列举,也可以画图表。

2.在比较中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在初中学过的新闻作品体裁不同,写法各异。从篇幅、时效性、表达方式等角度,在比较中归纳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各自的特点。重点把握消息在标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为后面的写作任务做准备。

3.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新闻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作者的感情与思想往往隐含于字里行间。阅读时要注意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评价,了解作者的立场与观点,也可以试着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新闻的内容,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随着社会生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受众需求的日趋多元,新闻的写法与传播方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平时的阅读中,要关注这些变化,不断更新自己对新闻的认识。

2、事件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不是为叙事而叙事,而是为了说明一定的思想观点,。

(2)叙事要清晰,有明确的线索。

(3)叙事要生动,运用多种手法,要突出重点,有详有略。

(4)见事观人,在叙事中写好人物,写作时要注意以事带人。

即将事件的发展作为主线,用主线串连起与事件相关的人物,通过语言、动作和细节三方面刻画人物,烘托事件,以确保事件通讯见事观人。写人物要注意精练,要抓住人物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富有特征意义的事迹,作简单的描述。

二、创设情境

【歌词引入】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思考:为什么又是一个春天?

【背景简介】

中国1978年就已经开始实行经济改革政策,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就这条路线是否正确仍存在争论。由于受姓“资”姓“社”问题的束缚,每出台一个改革的新举措都显得步履艰难。邓小平92年视察深圳等地,给中国经济改革计划以巨大推动,意义深远。

三、知识点讲解,疑难问题讲解

课文研讨

(一)总体把握。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记叙了1992年小平同志到深圳视察的经过及所作的指示和谈话

2、速读课文,理解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每部分的内容大意。

(二)研读课文

1、研读标题思考:文章的标题有何特点?

题好文一半”

标题:鲜明、概括正确、生动主标宜虚副标宜实

这是摘自唐朝诗人李贺诗中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无限春光的热烈欢呼之情,作者借此表现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给深圳乃至全国带来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春风。

常见的标题形式:

(1)只有主标题

(2)主+引/副

(3)引、主、副都具备

——形象生动,有寓意。歌颂邓小平二次南巡讲话大大促进了深圳及中国改革开发的新发展

小结:【新闻好的标题】读题时代:“标题即新闻”

“文以载道,名以载文”。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

(1)、呈现扣题之准

(2)、彰显情怀之深

(3)、体现文字之美

巧押韵,体现音韵美:脚下有泥,心中才有底

讲对称,体现形式美:航天高科技,上天也落地

善引用,体现意境美:(肩)西海固地区率先脱贫的盐池县这样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白了滩羊绿了草原红了日子

用修辞:十指春风一绣千年“空心村”呼唤“实心人”

2、分析文章开头:

思考:请将下面导语换成“一句话导语”。思考:导语部分交代了什么?有何特色?

——导语: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92年春,邓小平同志到深圳特区考察。

导语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意义。

文章开篇用象征手法从侧面表现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也有力地烘托了深圳人民对小平同志的到来的喜悦之情。

小结:通讯的开头主要写作形式:

(1)以问题造悬念一落笔就替读者提出一个问题,使读者迫切要了解这个问题的始末。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2)以景托情一开头就写环境、景物、场面、气氛,或有力地衬托下文,为全文作好铺垫

文档评论(0)

小太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案,课件,实施方案,总结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