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xVIP

《跳水》(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跳水统编版五年级下第六单元

2第1课时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各种赛事的跳水项目上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跳水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

3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流派中的典型代表,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著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长篇巨著,通过历史事件、家庭关系以及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描绘沙皇俄国的社会生活,他的作品对欧洲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4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谁能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划分成三个部分?故事发展的顺序

5第一部分(1)故事起因:由于水手们拿猴子取乐,这只猴子更加放肆起来。第二部分(2-4)故事经过:由于猴子抢了船长儿子的帽子,船长儿子追猴子,他被一步步引到桅杆顶端横木的一头,危险万分。第三部分(5-6)故事结果:船长在危急关头,用开枪逼迫儿子跳水的方法,使儿子绝处逢生。

6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讲述了在一艘大船上,水手们拿猴子取乐,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不知不觉走上横木。船长在危急关头,用开枪逼迫孩子跳水的方法,使孩子绝处逢生的故事。

7放肆桅杆撕咬吓唬龇牙咧嘴瞄准sìwéisīhuzīliěmiáo

8整体感知迅速浏览课文,把描写猴子的语句画上横线。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9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10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11猴子一步步把船长的儿子引入危险的境地,罪魁祸首是谁,为什么?水手们因为是水手们拿猴子取乐使猴子更加放肆,猴子才敢更加大胆地去挑逗船长的儿子,把船长的儿子一步步引入危险之中。

12面对船长的做法,你心中有什么疑问?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

13一个父亲在儿子有生命危险的时刻,竟然拿枪瞄准儿子,逼迫儿子跳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到甲板上来看看孩子当时所处的危险境地。

14品读感悟课文中哪个自然段直接写出了孩子已经陷入了即将失去生命的绝境,必须跳水?第4自然段

15“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

16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17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孩子危险的处境吗?万分危急生死攸关身陷绝境

18你们说的这些词语,文中一个都没有写,但是依然让我们感受到当时处境的危险,作者到底是怎样表现孩子身陷绝境的呢?

19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我从“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体会到孩子已经走到了“绝”路,而且他走得很不稳,随时有摔下来的危险,进入了万分危险的境地。

20还有哪里写了孩子身陷绝境?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21为什么说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我感受到那根横木又细又滑,即使孩子拿到帽子,也根本无法转身回来。

22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让我们感受到孩子当时处境的危险。作者运用了只要……就……、即使……也……两组关联词。

23去掉这两组关联词,对比着读一读。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孩子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没命了。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难以回转身来。

24说一说:哪一句的表达方式好?为什么?第一句话的表达方式好,因为有了这两组关联词让我们感受到孩子的处境非常危险,身陷绝境,随时都可能没命。第二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