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学案
知己知彼百诗可解
——古诗鉴赏之读懂诗歌
学习目标:通过一轮反思,利用这节课的“6看”“7模板”“3抓”提高理解诗歌,答题规范的能力从而实现二轮升格。
知己(一轮反思):
对于古诗鉴赏,下面做法能做到打√,不能做到打×。
1.我对于常考的“热门诗人”的个人经历、作品风格以及他们的时代背景相当熟悉。()
2.我已经掌握了一些常考的诗歌常识,如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格律诗的起承转合等,我还知道不通题材的诗歌对应不同的常见感情。()
3.对于考试要求掌握的常见修辞手法,我不但能快速区别并判断出来,还能说出它们的作用。()
4.对于“手法题”,像“最后两句诗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这类的题目,我会下意识地从常见的手法中进行筛选。()
5.对于“鉴赏题”,我能从“内容”“手法”和“情感”这三部曲去组织答案。()
6.对于“感情题”,我能从选择题和注释中获取启发。()
7.对于对比鉴赏题,我会特别注意问“异”还是“同”,并且能规范作答。()
初步掌握古代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对考点类型已有基本的应对之策。但:读不懂诗歌影响答题的准确性;在各个题型的细节处理上,存在失误;主观题有答非所问、要点不全、乱贴标签等问题。
知彼(知考点):
完成下面诗歌,在做的过程中注意选文和题目上的特点。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许道宁画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4.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5.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6.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做完题目后,我在诗歌鉴赏方面的疑惑:
“知己知彼”明确二轮复习任务清单:
1.通过“6看”读懂诗歌
2.利用“7模板”规范答题
四、请用“6看”中的“看标题”“看注释”“看主干”来解读诗歌。
五、利用任务清单中的“7模板”规范回答下面的题目。
1.
2.
六、利用微课中所学的“3抓”作答下面的题目。
春晚
范成大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①。
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注】①各自私:这里是说燕子、黄莺不管人的心情而只顾自家欢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选择了两个意象“舞燕”“啼莺”,描绘了晚春时期莺歌燕舞、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透露出了诗人游赏的兴致。
B.颔联点出暮春时令,暗示诗人心绪。诗人昏昏醉眠,日长难遣,樽前花老,诗情难觅,止不住把满怀愁绪抒写出来。
C.颈联是全诗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5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最新带板书带目录.pdf VIP
- 8D报告案例模板.ppt VIP
- 工程结算审核实务:重点难点解析及解决方案.docx VIP
- 重大活动应急预案.docx VIP
- DB34T4021-2021《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技术标准》.docx VIP
- 宁波市2023年小学生科普知识学习体验活动-高段组(参考答案) .pdf VIP
- 拼装式施工灯架制作和安装工艺.pdf VIP
- 青岛宏丰聚三氟氯乙烯及氟碳乳液合成工艺问世.pdf VIP
-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