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高二下学期名校考试题【写作】精选二.docxVIP

2024-2025高二下学期名校考试题【写作】精选二.docx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高二下学期名校考试题【写作】精选二

【写作】2024-2025高二下学期名校考试题精选一

2024—2025学年下学期福建省部分优质高中高二入学质量检测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偶像,指人们心目中仰慕的对象,我们有时需要崇拜它,有时需要打破它。

对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偶像”是整个作文的核心概念。在现代社会,偶像的种类繁多,可以是明星艺人、体育健将、科学家、文学家等。不同类型的偶像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影响力。偶像往往是正面的形象代表,他们有着独特的才华、品质或者成就,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并成为人们学习和向往的对象。“仰慕”体现了人们对偶像的情感态度。这种情感源于偶像身上所具备的令人钦佩的特质,比如勇敢、智慧、善良、坚韧等。这种仰慕之情是推动人们去关注偶像、以偶像为榜样的动力之一。

“崇拜”是对偶像的一种尊崇态度。当我们崇拜偶像时,我们会积极汲取他们身上的正能量,模仿他们的行为方式或者思想境界,从他们那里获得成长的动力和精神寄托。“打破”则是一种相对激进的态度。“打破”偶像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偶像的价值,而是在一定情境下的反思与超越。可能是发现偶像存在某些局限性,或者是随着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我们不再满足于偶像所代表的既有模式,而想要突破这种模式去创造新的价值或者追求更高层次的理想。

材料指出偶像在我们心中有重要地位,但我们对偶像的态度不是单一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不能片面地强调崇拜或者否定偶像,而是要探讨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境下如何正确对待偶像。立意方向如下:

辩证看待偶像:可以阐述崇拜偶像的积极意义,如激励自己进步、提供精神支撑等,同时也要指出盲目崇拜的危害,如失去自我、过度追捧等。并且说明打破偶像的某些不合理之处(如打破对偶像完美形象的过度幻想)是一种理性的成长。

成长与偶像的关系:随着自身成长,我们对偶像的态度会发生变化。小时候可能单纯地崇拜偶像的外在成就,长大后则更多地从偶像身上汲取内在品质,并且可能会超越偶像所代表的旧有标准,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成就。

社会价值与偶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偶像的类型和人们对偶像的态度也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变化。例如从过去单纯崇拜英雄人物到现在多元化的偶像选择,体现了社会的包容性和进步性。

例文:偶像之思

每个人心中都有偶像,或是前辈先贤,或是当世榜样,如何对待偶像,无疑能够引发一场思考。

我们需要崇拜偶像,因为偶像能予人以正确的指引和深远的教化。我们折服于他的才华横溢,惊叹于他的智慧无双,更倾倒于他的高尚品质。

正直、忠诚、无畏、善良,这些美德我们都可以从偶像身上习得,而且由全情地仰慕生发出的不自觉地模仿靠近,远比单纯的接受指令来得意义深远,大多数偶像本身具有的才德具备的品质引领着我们走向光明。罗曼罗兰即言:“倘你累时,就把头枕在他们的膝盖上歇会儿吧”,偶像能给予崇拜者以心灵上的安抚,正来源于他伟大的人格,能够指引着人们走出迷途,成为更好的自己。

然而,倘若将偶像的一言一行皆奉为圭臬,甚至于对偶像的缺点和言语间的阙漏视而不见……这便落入了盲目追随的境地,使看问题不再客观理智。打破偶像,是因为偶像警语固然精妙,却未必不是我们可以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取。朱光潜说:“只要我说得对,那我也不必倚仗前代圣贤。”我们对生活的感悟,或许只是一闪而过的灵光,但只要抓住,那便也是不逊于任何偶像名言的生命体悟与真谛。“农民作家”刘亮程,所书写的正是以农民视角对时代转型的体悟,不曾依靠当下流行的“偶像代言”,却自有其地位和价值。若意识不到自己的价值,便会一味地盲目崇拜偶像,迷失自我。

打破偶像,更因为我们要拥有批判和质疑精神,独立思考,客观认知,明白偶像的局限。偶像存在与特定的历史时代和环境,有他自己的立场与视角难免有所缺陷。更何况,人无完人,哪能一言一行都如此模范?我们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明白需以公平客观的态度面对偶像,对于其过失,不必遮掩,对于其谬误,用于批判指正,这并非是对偶像的不尊重,恰是另一层面上对偶像的维护和敬意,正如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信中所说:“因为您是我敬重的前辈,所以我对您要求严!”又如陈景润指出华罗庚错误时言:“我不过是将明珠上的一点灰尘拂去”。打破偶像,体现的是对偶像的理性批判和客观认识,也是对偶像的别样致敬。

可是,时下越来越流行的不是“打破偶像”,而是“打到偶像”。不少原本籍籍无名者借将鲁迅、雷锋等“国民偶像”骂得一文不值上位,肆意地谩骂与捏造,反映的是对伟人的不尊重,和功利时代拿偶像“开涮”取乐以收获名利的丑陋险恶。

沈尹默诗云:“我和一棵顶高的树并肩立着,但不靠着。”真正的崇拜偶像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F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