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让诗情画意浸润孩子幼小心田
--教孩子读出诗中特有的美
平时我们总是强调学习语文要多积累,多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词,我们大家也做到了利用课内外一些可利用的资源积累巩固,并相机应用。比如在学校围墙上张贴些古诗词,让学生在耳熏目染中,随时随地都能得到古诗词的熏陶。但我发现学生虽然背得是滚瓜烂熟,却没有把古诗词的诗情画意读出来,也就是在朗读时缺少了点什么,没有把古诗特有的美读出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一句妇孺皆知的诗句。然而对它的理解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我所知,多数人侧重于大量阅读以丰富语言积累,要么偏重于以读促写,学会运用上,只有较少的学者专家把对诗句的理解指向于“吟”的真正含义。“吟诵”又称“吟咏”、“吟哦”,指声调抑扬顿挫地念诵。“吟咏”是我国古人诵读、作诗、改诗的传统方法。古代诗乐不分、诗与词都配合乐谱歌唱。后来,诗词逐渐脱离乐谱,成为独立性的书面文字,但字词仍然保留着声调和谐,节奏鲜明、韵律铿锵的音乐性。我们现代人读古诗词,只有继承吟诵的传统,像古代诗人那样慢声轻吟,才能把诗词的音乐美和内在意境、情感表现出来,达到最佳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认为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努力在古诗词的朗读教学中加以吟诵的指导,让学生从童幼时代起就培养出一种熟读吟诵的习惯(叶嘉莹语)。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做法。
一初读感知时,读准字音。
古诗词中大多有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对于这几类字,在学生初次朗读时就应及时提醒或纠正。如《敕勒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字,在这里读现xian不要读见jian。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线相同,是“露出、显露”的意思。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一诗中,间读jian(四声),数读shu(四声),重读chong,还读(huan)这些多音字,一开始读就应该读对。教师要给学生明确指出正确读音,以免读错、背错,乃至于影响对诗意的理解。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有些古诗中有争议的字的读音应该以最新版的语文教科书为评判标准。比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名篇《回乡偶书》(其一)其中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字读音一直争议不断。现在教科书将其正音为shuai,不再读cui了。我们教学时就毫不犹豫地读shuai,不要再持怀疑态度去读cui了。也就是说,古诗中有争议的字的读音都以最新版教科书为标准。唐朝诗人杜牧的《山行》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远上寒山石径斜,以前读斜xia。现代读xie,那么我们就应该以现在的教科书为准,教学生读xie,别再持怀疑态度,读xia了。另外,还要注意区分并且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以及“一、七、八不”的变调。朗读时还要注意字正腔圆,音准气足。音准就是念普通话的标准音,一般不念古音。如《清平乐》中的乐,念乐(yue)不念乐(le),可汗大点兵和成吉思汗中韩都念han(二声)字。字如果念错会闹笑话,最好的正音方法是勤查字典。就是说吐字要清晰纯净,音色圆润动听。
二、读准节奏和韵味。诵读诗词,除了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音准气足外,还要注意读准节奏和韵味。韵是押韵,节是节奏,也就是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古典诗词韵律甚严。句中音步有定,词语平仄相同,诵读时节奏抑扬顿挫,极富音乐美。对于小学生,可以用画节奏线的方法帮助学生读出节奏。比如王之涣的《凉州词》,可以这样画节奏线。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的《静夜思》可以这样加节奏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可以让学生用击掌打节拍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就是要把诗的韵脚重读,让学生体会诗的合辙押韵。比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学生在诵读时在画节奏线的地方停顿。整首诗的最后一个字分别是小(xiao)鸟(niao)少(shao),它们的韵母都是(ao),这首诗押ao韵,所以读起来具有节奏明快和辙押韵的音乐美。
三、读出画面感。读古诗时,先让学生说,说说看到了什么画面。比如在讲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有的学生会说:夕阳靠着山边沉下去了。有的会说:我结合插图看到了:远处有山,太阳要西沉了,有几艘小船在黄河里驶过。有的同学会说:滔滔的黄河水向着大海的方向奔流。让学生再读这首诗,让学生读出画面感,这里有山,有黄河,有太阳,是一幅非常辽阔的画面,要读出那种雄浑壮阔的画面感。
四、要读出诗人的情怀,要把诗的意境读出来。我们还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雄浑壮阔的画面后他想到了什么呢?对,就是后面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