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考名校模考题汇编一:古代诗歌阅读.docxVIP

2024-2025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考名校模考题汇编一:古代诗歌阅读.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模拟联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子规

余靖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

[注]庆历三年,范仲淹力主改革被贬,无人敢言,余靖以卑微之职上书皇帝,为其申辩,亦被贬。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残春之景,以声衬静,“一春”“万古”以夸张手法突出子规啼声之悲。

B.诗人听到子规啼鸣后眼泪哭干,伤魂断魄,与首联“声声万古冤”形成呼应。

C.尾联看似表达诗人被功名束缚的悔意及归乡之愿,实则隐含了难以言说的痛。

D.诗人缘事而发,借物咏怀,于诗中融入个人的身世遭际,给人凝练厚重之感。

16.简要赏析诗歌的颔联。(6分)

15.A(“残春之景,以声衬静”错)

16.颔联叠用名词,将“烟、月、树、雨、花、村”六个意象巧妙组合,构成一幅烟笼明月、细雨微茫、花落山村的春残之景,营造了凄清、落寞的氛围,寄寓诗人内心冤屈无人申诉的哀伤怨愤。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开学调研监测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锻【注】

范纯仁

万籁萧然送夕曛,锻声相应互成文。

高随晚吹惊愁耳,清入霜空透暮云。

始讶僧鱼敲晓石,静如山木响秋斤。

五兵若可为农器,此韵千家不厌闻。

[注]锻:打铁,一种锻造工艺,一般由师徒两人完成,师傅握小锤敲打并指挥,徒弟握大锤进行锻打。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闻锻”的时间和环境,并表现出打铁人配合默契的特点。

B.高亢的打铁声随晚风飘入耳中又直入云霄,引发了诗人深深的愁绪。

C.第四句与“空山凝云颓不流”都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声音的清越。

D.“敲木鱼”“响秋斤”把时急时缓、时轻时重的锻声摹写得惟妙惟肖。

16.诗歌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5.B16.(1)如果把兵器都锻造成农用器具,千家万户听到这个声音时都不会厌烦(都会听不够)。

(2)寄寓了诗人期望没有战乱、国家太平的美好心愿和关注民生、希望百姓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

【解析】

【导语】范纯仁的《闻锻》通过描写傍晚时分打铁的声音,展现了锻造工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诗人以“僧鱼敲晓石”和“山木响秋斤”作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锻声的清脆与和谐。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战争工具能转化为农具,造福千家万户。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引发了诗人深深的愁绪”错。“高随晚吹惊愁耳”是说锻打的声音高亢,随着晚风吹来,让我这满怀愁绪的耳朵为之一惊。表明“愁”是早已有之的,不是锻打的声音引发的。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

(1)“五兵若可为农器,此韵千家不厌闻”,意思是如果把兵器都锻造成农用器具,千家万户听到这个声音时都不会厌烦(都会听不够)。

(2)设想把武器锻造成农具,说百姓都喜欢听这锻打的声音,表明诗人希望没有战争,百姓勤于耕作,生活安定。范纯仁是北宋人,生活于1027年6月-1101年。诗句表达了诗人期望没有战乱、国家太平的美好心愿和关注民生、希望百姓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

山东省青岛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开学前模拟测试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其二)

黄庭坚

东京望重两并州①,遂有汾阳整缀旒②。

翁伯入关倾意气③,林宗异世想风流④。

君家旧事皆青史,今日高材未白头。

莫倚西斋好风月,长随三径古人游!

【注】①东京:指后汉,即东汉。两并州:后汉郭丹、郭伋都曾任并州牧。②汾阳:汾阳王郭子仪,他在安史之乱中立下大功,拯救了国势垂危的唐朝。缀旒(liú):连缀在天子冠上的珠串,比喻皇室。③翁伯:汉郭解字翁伯。他入关时,贤豪闻声争来交欢。④林宗:东汉名流郭泰字林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以诗交际,诗题提示了写作缘由,作者是受郭明甫的邀请而为其西斋赋诗。

B.本诗前四句用典,且皆是郭姓名人的历史遗事,照应标题中提到的好友郭明甫。

C.颔联下句用“风流”一词,是说郭明甫仰慕黄庭坚的才华而请黄赋诗,点题精准。

D.尾句中的“三径”与《登快阁》尾句中的“白鸥”同属于与归隐有关的典故。

16.宋诗以说理见长,试分析本诗颈联与尾联的说理内容。

【答案】15.C16.颈联通过对比郭明甫家族的辉煌旧事与他当下的才华未老,强调他应继承家族荣光,有所作为;

尾联告诫他不要沉迷西斋风月,而要追随古人高洁的志趣。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