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插秧歌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杨万里
素养目标诵读诗歌,把握诗歌朗读节奏,体会诗歌形式上的特点。分析诗中描绘的农民插秧的图景,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艺术手法,品味诗歌语言浅白流畅、自然清新的特点。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学习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
新课导入小池杨万里(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文学常识Part1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终年八十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诗杨万里广泛地向前辈学习,但又绝不为前辈所固,别转一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初学江西诗派,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五十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创造了他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词杨万里所作词风格清新,富于情趣,颇类其诗。散文杨万里的散文中亦不乏佳作,他为文兼擅众体,步趋韩柳(韩愈、柳宗元)。其作品中密栗深邃、雅健幽峭之处,尤与柳宗元相似,友人以此推崇杨万里,他也如此自认。作者简介
幽默谈谐,风趣活泼。他的诗多从寻常生活中取材,常常在诗中打诨说笑,涉笔成趣。如《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栏”。壹多写自然景色,日常生活。他善于敏锐地捕捉曰常生活中容易被人忽略的景象,摄入镜头,构成一幅情趣盎然的图画,如《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贰诚斋体语言通俗明快,多用口语、俗语入诗,使诗歌就像日常对话那样生动有趣。如《竹枝歌七首》(其一)“吴侬一队好儿郎,只要船行不要忙”。叄
写作背景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适逢大雨,就暂驻留。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整体感知Part2
兜鍪: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胛:肩胛。渠:他。半霎:极短的时间。莳未匝:这块田里还没栽插完毕。莳,移栽、种植。匝,布满、遍及。照管:照料,照看。这里有“提防”的意思。注释丈夫把秧苗扔给妻子,小儿子拔秧苗大儿子插。斗笠作头盔蓑衣作盔甲,雨水从头流入脖颈沾湿肩膀。呼唤他们歇息一会把早饭吃了,只弯腰低头忙作无人作答。秧苗还未栽稳,稻田还没有插完,您把饭放这儿,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儿们。译文
题目解读插秧歌“插秧歌”,即插秧时所唱的歌曲,后代指插秧的劳动场面。题目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描写插秧的场景,通俗明白,一目了然。
劳动图景抛秧接秧图拔秧插秧图雨中插秧图田妇呼唤图农夫应答图
请用一个字来概括这首诗的劳动场景忙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插秧,关系到农田的收成,是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插秧时节性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这就需要调动尽可能多的劳力参与其中。
探究文本Part3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开篇直奔主题,一、二句运用白描、互文手法描绘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各有分工,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农谚说“不误农时”,插秧关系到来年收成的好坏。因此,每逢插秧季节,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起早贪黑,投入到劳动中去。诗中正是根据这一特点,用了四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三、四句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描写,表现了插秧的艰苦。诗人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将“蓑衣”比作“铁甲”,两个形象的比喻向读者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虽全副武装,仍浑身湿透,插秧的辛苦可以想见。
本联除了比喻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白描。“雨从头上湿到胛”极写雨势之猛,插秧之艰辛。用朴素的语言表现出农家的勤劳和农事的紧张。细节描写。农妇呼唤丈夫休息片刻,且去用餐,而丈夫头也没抬,手里只顾继续插秧,口里却答非所问,说:“刚刚插好的秧苗根还没有长牢,照管好家中饲养的鹅儿和雏鸭,提防它们来田里踏坏了秧苗。”稍有农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阿Q正传(节选)》课件74张.pptx
- 《短歌行》教学课件.pptx
- 高考语文复习:语句效果分析题对策课件.pptx
-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17张.pptx
-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课件14张.pptx
- 古诗文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课件16张.pptx
- 《百合花》课件26张.pptx
- 《茶馆(节选)》课件54张.pptx
- 《答司马谏议书》复习课件31张.pptx
- 《答司马谏议书》课件37张.pptx
- 快消品行业库存管理创新模式与数据分析报告.docx
- 柔性生产线在电子制造业中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案例分析.docx
- 智能港口自动驾驶车辆应用场景与物流成本降低研究报告.docx
- 宠物医疗AI算法在宠物医疗行业竞争策略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docx
- 柔性生产线在电子制造业中的生产环境优化与改善案例.docx
- 柔性生产线在电子制造业中的生产效率与品质控制实践.docx
- 2025年数据要素市场交易规则下的数据流通与共享模式创新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医药流通行业供应链效率提升战略布局报告.docx
- 柔性生产线在电子制造业中的柔性制造系统优化分析.docx
- 柔性生产线在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中的生产效率分析报告(2025).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