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温应急处置措施
一、高温预警响应启动
当气象部门发布高温预警信号后,各相关单位和部门需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机制。
黄色预警响应
政府及相关部门:气象部门密切关注高温天气变化,及时更新预警信息。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短信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息,提醒市民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户外作业管理:对于建筑、环卫、电力等户外作业行业,企业应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11:0015:00)进行露天作业。可以采取轮换作业、增加休息时间等方式,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同时,为作业人员配备防暑降温药品和充足的饮用水。
特殊场所应对: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场所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安排,避免学生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医院要做好应对高温引发疾病的准备,增加相关医护人员的值班力量。养老院要为老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确保室内通风良好,配备防暑设备。
橙色预警响应
强化预警宣传: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高温预警信息的宣传力度,通过社区公告、志愿者宣传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市民都了解高温危害和防护措施。
严格户外作业管控:除特殊行业因生产工艺要求不能停止作业的情况外,停止所有户外露天作业。企业要为必须作业的人员提供更为完善的防暑保护措施,如搭建遮阳棚、配备防暑降温设备等。
公共设施保障:供水、供电部门要加强设备的巡检和维护,确保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的稳定供应。公共场所如商场、地铁站等要增加空调的制冷强度,为市民提供避暑场所。
红色预警响应
全面动员响应:政府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成立专门的高温应急指挥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应对工作。
极端户外作业限制:所有户外作业一律停止,企业要妥善安排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特殊人群关怀:社区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孤寡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走访和关怀,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避免因高温引发意外事故。
二、人员防暑降温措施
个人防护
穿着选择:建议市民穿着轻便、透气的浅色棉质衣物,避免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化纤衣物。
防晒措施:外出时应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减少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面积,降低晒伤的风险。
补充水分: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每天至少饮用1.52升水,可适当饮用淡盐水、茶水、绿豆汤等防暑饮品,以补充身体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室内防暑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34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使用降温设备:合理使用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628℃左右。使用空调时要注意定期清洗滤网,避免滋生细菌。
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中午可适当午休12小时,以恢复体力。
特殊人群防护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弱。家人要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为老人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鼓励老人适当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儿童:儿童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避免孩子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如果孩子出现中暑症状,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并送往医院治疗。
孕妇:孕妇在高温天气下更容易感到不适,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保持心情舒畅。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三、高温引发疾病的应对
中暑的识别与急救
先兆中暑: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此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让患者饮用淡盐水或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饮品,一般休息片刻后症状可缓解。
轻症中暑:除先兆中暑症状外,患者体温会升高至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冷敷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同时给予患者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如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等;热衰竭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等症状;热射病患者体温可高达40℃以上,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一旦发现患者出现重症中暑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同时采取以下急救措施: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冷水或酒精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有条件的可使用冰袋冷敷大动脉处;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给予适量的清凉饮料。
其他高温相关疾病的处理
热伤风:高温天气人们常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室内外温差较大,容易引发热伤风。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极端天气应急预案汇编.docx
- 煤矿坍塌应急演练记录表.docx
-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推荐).docx
- 城市内涝应急预案管理制度演练方案.docx
- 康复治疗学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急诊急救及防护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推荐).docx
- 校园暴力应急演练培训.docx
- 采购合同协议书(3篇).docx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急处理预案.docx
-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业规范(最新).docx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