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
七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由三部分构成,共6页,22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作答,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指定区用2B铅笔填涂,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和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提出一个问题”和“给出一个答案”,哪个更重要?
在人工智能_____________的当下,答案似乎唾手可得。从搜索引擎,到问答群组,再到大模型,常常一键即可获取想要的信息,免去了人们为一个数据、一条语料而埋头纸堆的辛劳。
提问的价值正在彰显。【甲】。
由此观之,学习和教育的意义,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
古人云:“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问题是通向知识的桥梁,提问则是锻炼思维的dǐ石。以提问打开知识之门、点亮思维之光,人之为人的力量才能得以彰显,万物灵长的优势才能得以保持。对大海另一边是什么的好奇,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巨变;对月亮“向何处、去悠悠”的疑问,催动了从万户飞天到嫦娥工程的不xiè探索。
问题是创新之源。即便未解之谜,也有助于拓展科学边界、推动社会发展。哥德巴赫猜想困扰人类近3个世纪,数学家的_____________无形中推动了数论领域的发展;“钱学森之问”虽未完全破解,却早已化作我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内生动力。
答题是学习之法,借鉴也是_____________,但要实现突破性创新,显然不能靠被动应对。以新问题打造新jiē梯,才能采撷树梢的果实,开启向科学之巅的攀登。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0日04版,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A方兴未艾前仆后继必经之路 B.方兴未艾前赴后继必经之路
C.如火如荼前赴后继不二法门 D.如火如荼前仆后继不二法门
(3)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甲】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好的问题,就像一把打开复杂世界的钥匙。
②拿人工智能问答来说,不同的问题设置,输出的文本天壤之别。
③提问不得其法,答案可能让人如坠云雾。
④信息浩如烟海,如何沙里淘金,善于提问是必备技能。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④②①③ D.④①③②
(4)下列关于画横线句子说法正确一项()
A.句子中的“的”和“了”属于结构助词,而“从”“对”是介词。
B.句中“大航海时代”“万户飞天”“嫦娥工程”短语的类型一致。
C.“向何处、去悠悠”是引用,在表意的同时也增加了文字的韵味。
D.《太空一日》《“蛟龙”探海》两篇文章可以作为这句话的佐证。
(5)材料中说“学习和教育的意义,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读了材料,你对学习有哪些认识?
2.学校将要举行校园科技节,请你参与活动的筹备,完成相关题目。
(1)如图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标识,请根据其内容要素,将下列的内涵阐释补充完整。
该标识由文字和图形共同构成。文字包括“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和“5·30”两部分,前者点明标志主题,后者交代全国科技工作日的具体时间;中间主体图案是一双手,两只手形状不一,左手_______,右手_______,两手合拢组成一个“_______”的图案,寓意为_______。
(2)科技节中有一个致敬科学工作者的环节,请设计一个相应的活动,并对活动作简单介绍。
3.请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寻常处常含有理趣。“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于迷茫中生出希望;“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从飘零处幻化出浪漫;“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从困顿里迸发出豪情。“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告诉我们终结往往预示着新生;“_________,一览众山小”启迪来者高度决定了视野;“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警示世人顺境里也有忧患。“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情思邈远,“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旨趣幽微,凝视间,尽是哲人对世界的叩问和思考。
二、阅读·理解(70)
(一)
阅读李商隐的《贾生》,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4.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的大意。
5.如何理解诗歌最后一句的“不问”和“问”?
(二)
阅读下列两则关于“活字”的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上26《饮酒(其五)》 课 件.pptx
- 八上14《渡荆门送别》 教学课件.pptx
-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名著阅读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pdf
- 2025年山东省青岛大学附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docx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中学中考语文联考试卷(3月份)(含解析).docx
- 2025-2026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湖心亭看雪 》课件.pptx
- 广东省中山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